本报讯 (记者颜秋雨 通讯员李 奇 赵向荣)酒瓶盖、长哨、螺丝钉、大头针、小灯泡、笔帽……近日,湖南省儿童医院展出了近4年来从患儿气管中取出的50件具有代表性的异物,并由专家现场讲解气管异物防治知识和急救要领。该院今后每年都将举办一次异物标本展,以提醒家长保护好孩子。
据该院五官科统计,从2006年1月到2009年9月底,该院共收治呼吸道异物病例1920例,其中植物类1286例、动物类285例、金属类191例、化学类158例。统计结果显示,在气管异物中,花生米高居首位,占40%以上;排在第二、三位的分别是瓜子和豆类。从患儿年龄分布上来看,年龄最小的只有1个月,最大的11岁,3岁以下的患儿占到65.16%,其中男孩占2/3。学龄儿童所卡气管异物以圆珠笔帽、口哨多见。
据该院副院长、耳鼻喉科专家赵斯君教授介绍,在我国,每年有近5万名儿童因意外伤害而死亡,其中因吞咽异物或气管异物阻塞等引起意外窒息而死亡的儿童有近3000名。3岁以前的孩子磨牙还没有长好,咀嚼的功能也不是太好,他们的咳嗽、吞咽等自我保护反射还没有发育完全。而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又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大人一逗,走路摔一跤,嘴里如果嚼着花生米或者瓜子等,很容易一下子就呛到气管里。
赵斯君强调,对幼儿气管异物最重要的是及时救治。家长可立即向患儿口腔内伸进食指或牙刷柄之类的东西,直达咽部,刺激其咳嗽、呕吐,以利于异物排出;也可以采用海氏冲击法进行抢救,抢救者站在患儿背后,双手抵在患儿脐部与剑突中间,向胸腹部上后方用力挤压,以借助肺部产生的气流冲击将异物排出。在采取抢救措施的同时,要尽快将患儿送往附近的医院,途中不要停止抢救。如果发生心脏停跳,要进行心肺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