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房收住一位6岁男孩,最近一个月他经常咳嗽,以干咳为主,有时伴发烧,体温时高时低,胃口不好。曾口服头孢氨苄等消炎止咳药治疗数天,症状无好转,咳嗽逐渐加重,伴乏力,晚上有盗汗现象。患儿来到医院就诊,摄胸片报告“肺部感染,肺结核可能”。又给予抗结核治疗半个月,未见明显疗效,遂转诊至我院。儿科医生会诊后要求患儿做冷凝集试验,呈强阳性结果,血沉轻度增快,最后确诊为支原体肺炎。经住院治疗两周,病情明显好转带药出院。
体会:肺结核是小儿时期常见的呼吸系统传染病,其临床表现已被人们所熟悉,而对支原体肺炎则较为陌生。事实上,我国支原体肺炎在流行期间占小儿肺炎的30%,是5岁以上儿童最常见的肺炎类型之一。由于起病隐匿,症状轻,病程长,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容易误诊为肺结核和支气管炎。
缺乏技术和先进仪器的基层医院诊断支原体肺炎,可参考以下几个指标:3~10岁儿童,起病缓慢;持续发烧,大多数人为高烧,伴全身不适、头痛、咽喉痛或胸痛;持久的阵发性剧烈咳嗽症状突出,全身症状比肺部体征轻;咽炎伴出血性疱疹或耳鼓膜炎;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血沉增快,冷凝集试验呈现阳性反应;胸片X线表现显著,多为单侧下叶病变,常呈淡薄状或云雳状、扇状游走浸润阴影等表现。X线胸片阴影明显而肺部体征轻微,两者不一致,这是支原体肺炎的特征表现。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代表药是红霉素)治疗能缓解症状,缩短病程。
湖南省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王小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