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小儿急性中毒处理流程

2018-12-11 18:25:24浏览:915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急救中心钱素云李峥   意外死亡已成为儿童总死亡原因的第一位,中毒则为意外死亡的第三位。儿童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急救中心 钱素云 李 峥 
 
  意外死亡已成为儿童总死亡原因的第一位,中毒则为意外死亡的第三位。儿童因年幼无知,急性中毒较成人多见,以1~5岁年龄段的小儿最为常见,以误服所致的急性中毒为主。

  多种多样的中毒表现

  有毒物接触史  有时家长可以明确讲述毒物接触史,但很多时候毒物接触史不确定。误服或接触毒物后可很快出现中毒症状,但有些中毒症状和脏器损害可延迟或隐匿出现。故无论是否有症状,只要怀疑小儿有毒物接触,都应积极按中毒进一步排查及处理。

  有中毒的临床表现  除了与可疑毒物接触后出现相应的症状外,还应注意未提供毒物接触史但有以下情况的:

  有特殊毒物中毒的表现  例如突发皮肤黏膜损害提示可能接触腐蚀性化学物品,口中蒜臭味提示有机磷农药等中毒,全身青紫但无相应呼吸困难提示亚硝酸盐中毒,口唇樱桃红伴意识障碍提示一氧化碳中毒,瞳孔针尖样缩小提示镇静药过量或有机磷中毒,瞳孔异常扩大提示阿托品等中毒。

  集体同时或先后发病,症状表现相似  例如集体用餐后多人同时或先后出现异常提示食物中毒。但应注意与群体性心因性反应及传染病鉴别。

  不明原因突然发病,无感染征象,既往无特殊病史  对于不明原因的无热惊厥、意识障碍、肌肉麻痹、呼吸困难、皮肤变化、出血、心律失常、瞳孔改变、急性肝肾等脏器功能损害的儿童患者,均应除外中毒可能。可引起意识障碍的常见毒物有:抗癫痫药、精神类药物(含毒品)、镇静剂、鼠药(毒鼠强、氟乙酰胺等,多伴惊厥)、地芬诺酯(很多人用其治疗小儿腹泻)等。常见引起心律失常的毒物有作用于胆碱受体类药物(此类药物亦引起瞳孔改变,如阿托品、有机磷农药等)、洋地黄等。急性肝功能衰竭时应想到毒蕈中毒的可能。遇凝血障碍者应除外抗凝血类鼠药如溴鼠灵中毒。

  三步骤明确诊断

  追查毒物接触史  接触毒物是中毒的必要条件,而部分毒物无法通过实验室检出,毒物接触的时间、数量只能通过问诊得出,故明确毒物接触史直接关系到治疗及预后。对家长及年龄较大的儿童要全面询问病史,详细追问发病前各种事件及临床表现,询问周围有无同时发病或类似症状者,尽量寻找环境中可能存在的毒物。多数口服中毒者有呕吐、腹泻、腹痛等表现,腐蚀性及刺激性毒物可造成口腔黏膜及食道损伤,故应特别关注消化道表现与毒物接触之间的关系。

  全面查体  各种中毒均有相应的临床表现,如能与毒物接触史及毒物检测相吻合即可确诊。应熟练掌握常见中毒临床表现。查体应全面,需特别关注的体征包括意识状态、抽搐表现、肌力、肌张力、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心律、皮肤改变、特殊气味、尿色等。

  完善检查  根据病情及可能的毒物性质,酌情完善血常规、尿便常规、血电解质、肝肾功能、心电图、胸片、血气分析等检查。有条件的要尽快送血、尿标本及所接触毒物标本到毒物筛查中心检测。某些中毒可做相应特殊检查,如有机磷中毒应查胆碱酯酶活性等。某些动植物类中毒可送动植物标本由相关专家鉴定。

  分清轻重治疗

  对于多数毒性较轻、代谢较快、预后好的患儿仅需一般治疗。因咬破水银体温计而就诊的患儿较为常见。体温计内汞含量少,汞在消化道不吸收,如无口腔及食道划伤则无需处理。

  对毒性强、生命体征不稳定、脏器损害严重的患儿应收入ICU积极抢救。基层医院如遇到患儿需机械通气、血液净化、高压氧等特殊治疗时应酌情转院。急性中毒首诊(中毒6~12小时)应立即完成洗胃等基本排毒处理,如有解毒剂应及时给予,尽量稳定生命体征后再行转诊。

  小儿常见危重型中毒有:各种药物严重过量,有机磷农药、毒鼠强、一氧化碳、亚硝酸盐、毒蕈、百草枯、氰化物、蛇毒、鱼胆等中毒。百草枯中毒早期无明显症状,2~7天出现严重肺部及其他脏器损害,预后极差且无特效解毒药,如发现中毒必须尽早行血液净化及激素治疗。

  一般治疗  远离毒物,排出毒物。脱离有毒环境,清除皮肤黏膜毒物,经消化道中毒者应予催吐、洗胃、导泻、服用活性炭等,补液利尿可帮助体内毒物排出。小儿呕吐反射自我保护能力差,催吐易导致误吸,催吐时要注意体位(俯卧,头向下)。洗胃通常用生理盐水(无特效解毒液时),每次胃内注射量10~20ml/kg,尽量洗净为止。强酸、强碱、汽油、煤油等中毒不宜催吐及洗胃。可用25%硫酸镁0.4~0.5ml/kg或20%甘露醇2ml/kg导泻,活性炭1~2g/kg入胃吸附毒物。酌情补液,可予呋塞米静点利尿。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对症治疗  稳定生命体征。给予必要的呼吸支持,维持循环功能正常和内环境稳定,给予止惊、镇静、控制体温等对症处理。

  应用解毒剂  有机磷中毒在小儿及成人中均较为常见,各级医生应熟练掌握其诊治方法,正确及时使用阿托品等药物。其他常用的解毒剂有美兰治疗亚硝酸盐中毒,二巯基丙醇治疗重金属中毒,硫代硫酸钠、亚硝酸钠等治疗氰化物中毒,维生素K1治疗抗凝血类鼠药中毒,乙酰胺治疗氟乙酰胺中毒等。

  特殊治疗  对于中毒量大、症状重、脏器损害严重、无特效解毒剂的患者需血液净化治疗。各种药物严重过量、百草枯中毒、毒鼠强中毒、重症有机磷中毒时常用。酌情选用血液灌流、血液透析,必要时可行血浆置换或换血。一氧化碳中毒需尽快行高压氧治疗。


  延伸阅读

  儿科急危重症 重在细心

  病例回放

  数年前,我的外孙女出生三天后突然哭闹不安。测体温38℃,全身大汗,口唇干燥,前囟门饱满,近三四个小时无尿,无恶心、呕吐。儿科大夫询问了病情,又摸了摸婴儿的前囟门便诊断为新生儿败血症。我问大夫患儿的血象高吗?大夫开了查血化验单,结果正常。他又说是新生儿颅内出血,马上让转儿科住院治疗。我坚持做个头颅CT检查一下再说,大夫却不同意。我分析母婴安全顺产,一直挺好的,怎么会突然颅内出血呢?认为可能是新生儿脱水所致的电解质紊乱。针对此情况,我便用温开水加入少量奶粉和糖盐通过注射器缓慢打入新生儿嘴里。不一会儿外孙女就不再哭闹了,半小时后便安然入睡,再摸前囟门已经凹下。一个小时后便有了尿量,一场虚惊也随之化险为夷。

  新生儿体温的高低,受外环境温度的影响而变化。因为新生儿的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外界温度高时又不及时给新生儿补充水分,可致出汗、发热、脱水、少尿或尿闭,就会导致新生儿脱水或电解质失衡。当婴儿干渴或饥饿时她就会哭闹不安,哭闹时她的前囱门就会短暂突起和饱满。在给婴儿查体时一定要在她安静的情况下进行。儿科疾病的诊断是急诊医学中较难把握的一个环节和学科,同时还要掌握儿科急危重症的诊治流程。(张天社)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胎儿肾积水多能自行消失

上一篇:

儿童常见皮疹如何甄别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