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10岁女孩于5天前双下肢对称性出现紫癜,逐渐增多,延及躯干及上肢,并融合成片,局部有刺痒感。3天来出现阵发性剧烈腹痛,伴恶心、呕吐及腹泻,大便黑色。在当地卫生院就诊时发现尿常规中有蛋白,遂来我院就诊。
查体:体温37.6℃,脉搏88次/分。急病容,神清,躯干及四肢均可见出血点,呈两侧对称性分布,稍隆起,形状不规则,猩红色,尤以四肢远端为多,部分融合成片,并有瘙痒感。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咽稍充血,扁桃体不大,颊黏膜有少许针尖样大小出血点,齿龈渗血。颈软、心肺(-),腹部略膨隆,脐周及右下腹压痛明显,无肌紧张,肝脾未及,肠鸣音活跃,四肢关节无水肿,运动自如。神经系统(-),束臂实验(+)。白细胞6.3×109/L,血沉35mm/小时,血块24小时收缩良好。大便黑色,隐血3+,镜检无虫卵。肝肾功能正常。尿常规:蛋白3+,红细胞2+,白细胞1+,颗粒及透明管型各少许。B超示:肝胆脾正常。X线胸部摄片正常,诊为过敏性紫癜(腹型)。
入院后给予10%葡萄糖酸钙10ml静注,口服扑尔敏4mg,地塞米松静滴及息斯敏等对症处理,于第5天症状消失。经追问病史,家长主诉5天前孩子进食虾米,认定虾米为过敏源。经患儿家长同意于3月26日试食虾米,约30分钟后患儿突感口唇麻木,周身皮肤瘙痒,四肢逐渐出现紫斑和腹痛。随即静注10%葡萄糖酸钙10ml,地塞米松5mg与维生素C 3.0g,扑尔敏4mg口服,观察两小时,紫斑及腹痛完全消失,患儿痊愈出院。
体会: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微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患儿进食前体健,食后出现紫斑及胃肠道症状,而同餐四人均未出现类似症状,可排除食物中毒。故考虑为虾米所致严重过敏性紫癜,经抗过敏等急救措施治疗痊愈。患儿再试食虾米又出现上述症状,故可确立诊断。虾米含有大量异性蛋白质,它作为一种致敏源进入机体,引起I型过敏反应。对这类有过敏史者应嘱其今后禁食这类食品,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湖北省兴山县人民医院 吴承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