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过2岁的蓉蓉活泼可爱,就是走路时的姿态像鸭子般的左摇右摆。最初父母以为孩子走路不稳,也没太在意。时间久了,父母怀疑孩子缺钙,于是试着给孩子补钙。几个月过去了却没有明显的效果,这才带孩子来到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紧终被确诊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四肢畸形疾病。患儿不治疗长大后均为跛行残疾。该病有三大特点:发病以女孩占绝对优势,男女之比为1:5~6;单侧发病比双侧多见;左侧比右侧多见。导致本病的主要原因尚不清楚,可能跟遗传、环境和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
该院骨病治疗中心丁勇教授介绍说,目前临床上90%以上的患儿都是1岁以上或2岁至3岁时,因走路不稳、鸭步、跛行甚至认为缺钙就诊而发现的,不幸的是这些孩子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期。
丁勇教授说,其实该病早发现不难,只要家长细心观察,如果多数婴儿出生后发现双下肢不等长,臀部、大腿皮肤皱褶两侧不对称,或蛙式(外展)试验阳性(患儿平卧,屈膝、屈髋90度,将两膝、两髋同时外展、外旋。正常膝外侧面可触及床面,如不能触及为阳性),就应及早到小儿骨科医生处进一步检查,≤4月龄做B超,>4月龄拍X片大多就能确诊。
治疗该病关键是一个早字,年龄越小,复位治疗时间越短,功能的改善就越显著。在婴儿6个月前确诊并干预治疗效果最佳,一般只需穿着特制的连衣挽具,穿一个小布兜,使孩子处在一个外展的蛙式位,两到三个月即可恢复正常。如果发现较晚,患儿关节已发生脱位或变形,不仅治疗方法复杂、治疗费用高达万元以上、患儿承受的痛苦较多,而且治疗效果也大打折扣,必将给孩子以后的生活、工作、心理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
有羊水过少、臀位生产、有先天性髋脱臼家族史、周边肢体压迫性异常的四类宝宝都属髋关节发育不良高危人群,家长应格外注意,学会用简单易行的蛙式试验来筛查孩子是否存在异常。(闵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