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乙肝宝宝能上幼儿园吗

2018-12-06 10:54:11浏览:237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蚊虫叮咬不会传染乙肝  一些家长错误地认为,乙肝病毒会通过消化道传播,或者因住在同室经蚊子叮咬而传播,而孩子在幼儿园

  蚊虫叮咬不会传染乙肝

  一些家长错误地认为,乙肝病毒会通过消化道传播,或者因住在同室经蚊子叮咬而传播,而孩子在幼儿园同吃同住为乙肝病毒的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

  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三条,即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在我国,母婴传播是乙肝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如果不接受乙肝疫苗预防,乙肝妈妈所生的孩子60%在两年内可感染上乙肝病毒。e抗原阳性的妈妈所生的孩子有95%在一年内表面抗原阳性。所以,我国有许多孩子在出生时就从妈妈那里感染了乙肝病毒。

  乙肝病毒不会通过消化道传播。这是因为人的胃能分泌一种胃蛋白酶,这种酶可以把乙肝病毒杀死。乙肝也不会通过蚊子等吸血昆虫叮咬传播,因为乙肝病毒不像乙脑病毒、登革热病毒等能在蚊体内复制或存活。目前,世界范围内尚未发现蚊子或昆虫叮咬人而感染乙型肝炎的报道。

  与乙肝孩子密切接触会感染吗

  乙肝的传染性不强,一般接触不会感染。但乙型肝炎的发病有一定的家庭聚集性,乙肝病毒感染者的家庭乙肝感染率也较高。其原因除了母婴传播以外,还因为乙肝病毒可能通过生活密切接触传播。近年来,对生活密切接触感染乙肝的机制有了新的说法。许多专家认为,微创伤口是密切接触感染乙肝的途径。在平时的生活中,人们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皮肤或黏膜的损伤,有些损伤尽管微小,但乙肝病毒就有可能从这些小伤口钻进去。生活中密切接触感染乙肝的危险主要在于婴幼儿(如乙肝爸爸和妈妈与孩子的接触),而大多数成人会产生抗体,将乙肝病毒清除。因此,一些家长和幼儿园老师的担忧不无道理。幼儿园的孩子年龄较小,不具有自控能力,难保不发生意外。如果出现了抓伤、碰伤等,就有可能会通过血液传播。在没有乙肝疫苗之前,这种传播途径确实对婴幼儿有一定的威胁,但现在有了乙肝疫苗,只要所有的儿童都按照国家免疫计划接种乙肝疫苗,这种传染危险可以完全杜绝。

  接种疫苗预防乙肝最有效

  乙肝病毒身上有一种特殊信号叫抗原性。这种抗原性可以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使它们发现病毒,并让机体产生抗体来消灭这些入侵的“敌人”。但是,指望人体在乙肝病毒感染后产生抗体来清除病毒,那太不可靠了。幼年期,免疫系统可能识别不了乙肝病毒,一些免疫力下降的成年人也不能产生足够的抗体抵御乙肝病毒的感染。于是,人们就想出了一个办法,用基因工程的方法把乙肝病毒中有抗原性而没有传染性的那一段基因用遗传工程的方法切割下来,并大量合成,制成乙肝疫苗。这种乙肝疫苗注射到人体内,可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相应抗体,而不会使人得乙肝。

  我国从1992年开始为新生儿普种乙肝疫苗。2002年1~2岁儿童乙肝病毒携带率已从过去的8.5%~10.2%下降到2.2%,HBsAg携带者人数减少了2000万。因此,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最有效的方法。

  入园前有没有必要检测乙肝

  乙肝虽然是一种传染病,但现在已经有了安全、有效的疫苗。经过三次疫苗接种后,乙肝抗体的阳性率可达90%~96%。因此,乙肝已经进入可控传染病的行列。我国政府已经把接种乙肝疫苗纳入国家计划免疫项目之中,所有新生儿、入学儿童和少年都在预防人群之列。现在通过基因工程,我国已经能够大量生产乙肝疫苗。疫苗不仅价格便宜,而且供应充足。因此,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接种疫苗预防乙肝。只要所有的孩子注射了乙肝疫苗,即便受到乙肝病毒感染,体内的抗体也会很快把乙肝病毒清除,孩子是不会感染乙肝的。

  在国外乙肝发病率虽然并不高,但政府仍非常重视预防工作。在儿童入学、入托时,他们并不注重通过查体的方法筛查出乙肝感染者和其他传染病患者,而是一定要出示预防接种证明。只要人人都受到了疫苗的保护,就会杜绝各种传染病的传播。

  乙肝疫苗的保护作用是非常可靠的,只要每个孩子都接种乙肝疫苗,幼儿园入园前根本没有必要检测乙肝。就像我们走路时脚上穿着鞋,还怕路上的石子吗?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婚恋受挫可以致病

上一篇:

准妈妈远离流感五招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