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今年9岁,却无法像其他孩子一样去公园玩耍,无法开心地笑。因为他的右侧颅骨大面积缺损,被称为“半脑男孩”。日前,在北京协和医院多科室协作努力下,经过几次生死较量,历时近半年,“半脑男孩”终于实现了“圆头梦”。
小明6岁时因左侧肢体阵挛性抽搐与肌力较弱被诊断为“Rasmussen’s脑炎”,在外院先后历经胼胝体切开术、右侧大脑半球功能性切除术和解剖性切除术,症状基本消失,但不幸导致了颅骨感染。积极治疗后,小明的右侧颅骨大面积缺损,成了“半脑男孩”。最终,小明一家带着最后希望找到了北京协和医院整形外科,希望能够修复颅骨,圆孩子的梦。
经初步检查发现,小明颅内感染术后再次手术出现感染的风险较大;头皮与脑组织粘连,术中极易造成脑脊液漏和脑组织损伤;头皮组织缺损,颅骨修补后很难关闭切口;颅骨缺损面积巨大,很难找到合适的修复材料;颅骨修补术后出现死腔,产生积液和感染……病情复杂,手术风险极大,困难重重。
整形外科多次组织神经外科、麻醉科、ICU等科室会诊,最终决定通过植入多个头皮扩张器,将现有完好的头皮扩张,来解决头皮组织量不足的问题;应用三维成像技术,制备与对侧(左侧)颅骨一样的钛板人工颅骨,解决右侧颅骨缺损的问题;术中在头皮与瘢痕组织之间剥离,不损伤脑组织,不进入颅内。一旦进入颅腔,由神经外科协助修复脑组织,防止脑脊液漏等。
在经过瘢痕切除扩张器即刻植入手术、切口修整缝合术等一系列准备后,颅骨修补术正式开始。整形外科、神经外科、麻醉科、ICU医生全部就位,扩张器再次被取出,已扩张完好的头皮瓣被转移至缺损部位,植入型号与左侧颅骨完全对称的钛板。历时4小时,手术过程非常顺利。眼看小男孩即将结束“半脑”噩梦,另一场生死较量却意外出现——缝合完毕准备包扎时,小明突然不明原因心跳骤停、血压下降,在场的ICU医护人员立即对其实施抢救。经过紧急救治后,噩梦终于结束,小明安然地睡着,等待着“圆头梦”的实现。
目前,小明术后恢复顺利,已经摘下了白色头套,摇晃着圆圆的脑袋,对着每一个前来看望的人微笑。(刘 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