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儿童颅咽管瘤首选手术治疗

2018-12-11 18:49:00浏览:81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问题   编辑,您好!我的孩子今年12岁,几个月前上课时看不清楚黑板。我一直以为是孩子的视力出了问题,因为平时怕影响孩

  问  题

  编辑,您好!我的孩子今年12岁,几个月前上课时看不清楚黑板。我一直以为是孩子的视力出了问题,因为平时怕影响孩子学习,于是在暑期才前往医院检查。医生说孩子头颅略大、视野范围狭窄,应该进行头部CT检查。经检查,发现孩子颅内垂体与两侧视神经之间长了个东西,进一步做头颅MRI(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后确诊我的孩子患有儿童颅咽管瘤。我想了解一下这个病,希望知道该如何治疗。

  西安读者


  答  复

  宝宝妈妈您好!颅咽管瘤是一种先天性肿瘤。此瘤虽属良性,但影响孩子的发育和视力,必须早期手术治疗。

  颅咽管瘤是儿童最常见的颅内先天性肿瘤。据资料统计,我国人群中颅咽管瘤的发病率占全部颅内肿瘤的4.7%~6.5%;其中,70%颅咽管瘤发生在15岁以下的儿童。

  颅咽管瘤为胚胎残余组织肿瘤,起源于原始颅咽管残存鳞状上皮细胞,肿瘤为良性。瘤体生长缓慢,孩子的异常不太明显,很难被家长发现,部分患者就诊时瘤体已相当大。这种瘤子多为囊性,部分为实体性,或囊性与实体相混合。头颅CT及MRI是目前明确颅咽管瘤诊断的最基本影像学资料。瘤体与周围重要的神经、血管、脑组织毗邻,随瘤体生长增大,这些结构逐渐受压,引起临床症状和体征。当瘤体压迫垂体时可造成内分泌异常;压迫视神经时,导致视力、视野改变;压迫额叶和颞叶脑组织时出现智力、性格障碍,甚至诱发癫痫;堵塞第三脑室时引起脑积水,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颅咽管瘤发生在鞍区垂体柄上,周围有双侧视神经、双侧颈内动脉、视交叉、终板,瘤体发展增大可压迫损伤这些结构。

  儿童颅咽管瘤首发症状多表现为发育异常、视力下降,但由于孩子的自我感觉和自我描述能力有限,极易被家长忽视。颅咽管瘤的早期发现和诊断,对于治疗效果极为关键。尽管现代医学科学高度发展,通过CT和MRI几乎可明确诊断, 但父母对孩子的密切观察,仍不失为儿童颅咽管瘤早期发现的关键。

  征兆1:身体和智力发育异常

  在儿童颅咽管瘤中,2/3的患者初始会出现内分泌紊乱症状,比如多饮、多尿、智力发育迟缓、身材矮小、向心性肥胖(即脊背浑圆敦实、腹部脂肪堆积),也有骨瘦如柴者。如果是男性青少年发病,性器官可不发育,第二性征缺乏或不明显。

  征兆2:视力、视野改变

  儿童颅咽管瘤中,以视力视野障碍为首发症状者并不少见,占颅咽管瘤的60%~80%。由于肿瘤大小、形状、生长方向不同,对视觉通路压迫部位也就有别。颅咽管瘤可造成单眼或双眼视力下降甚或完全失明。婴幼儿常难以叙述视力和视野情况,加之对医生检查不予合作,其异常表现和体征多难以被发现。

  因为孩子视力减退,许多家长常常带孩子去眼科检查。由于家长或少数非专科医务人员缺乏相关知识,没有考虑到颅咽管瘤的可能,使本病不能早期诊断,丧失了最佳治疗时机。

  征兆3:颅内压增高

  颅咽管瘤可堵塞脑脊液循环通路,造成脑室扩张、颅内压增高,临床称作脑积水,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视力减退等。部分婴幼儿会出现头颅增大。

  一般而言,除少数发现较早、体积较小、无明显症状的颅咽管瘤患儿可接受观察或非手术放射治疗外,对于该病的治疗,手术是目前的首选方法。手术的目的是在最大限度保证患儿生命和神经功能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切除肿瘤。

  由于颅咽管瘤切除术涉及的区域密布着重要的神经、血管和脑组织等结构,这就使得对患儿颅咽管瘤治疗策略的采取、手术方式的选择、关键操作的把握,以及治疗预后的评估原则,成为小儿颅脑神经外科的难点。因此,家长在给患儿选择就诊医院时一定要谨慎,应选择正规大型医院治疗。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为八旬老人切掉唇部巨瘤

上一篇: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多科轮流手术取出眼内钢筋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