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子今年7岁,一年前出现反复眨眼症状,以为是结膜炎,用氯霉素眼药水和金霉素眼膏治疗不见好转。两个月后又出现嗓子疼、咳嗽、发出怪声等症状。近半年来,他不但挤眉弄眼、出怪声,还经常晃头、甩胳膊。有的医生说是多动症,有的说是舞蹈症,还有的说只是坏毛病。他服用过一些药物,如利他林,病情不但不好反而加重。现在孩子非常自卑,上课不敢回答问题,学习成绩也在下降。孩子放暑假了,我想带他到医院就诊,请问他到底是什么病?应该到哪个医院看病,挂哪个科?
一位患儿家长
从家长的表述来看,这名男孩很可能患有抽动障碍,也就是俗称的抽动症。此病多发生于儿童或青少年时期,是一种不随意、突然发生、快速、反复出现、无明显目的、非节律的运动或发声。病因尚不清楚,以男性患儿居多。
对于抽动症的患儿来说,及时有效的治疗极为重要。如果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会使孩子产生多方面的实质性损害,如学习困难、情绪不佳、人格健全受影响、社会退缩和社交障碍。
对于严重的抽动障碍儿童,早期用药治疗非常必要,也是综合治疗成功的基础。心理治疗是综合治疗的重要环节,是防止疾病复发和减少合并症的主要手段。除药物和心理治疗外,还应注意妥善安排孩子的日常作息时间,避免过度紧张疲劳,适当参加一定的体育和文娱活动。食物添加剂等可以促使这类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含咖啡因的饮料(如可乐、咖啡)可加重抽动症状。为此,对这些儿童的食物应避免应用食物添加剂、色素、咖啡因和水杨酸等。
抽动障碍大多数可缓解,少数症状迁延,但积极治疗,对学习和生活影响不大。其中抽动秽语综合征是慢性过程,需长期服药以控制症状。有些发病年龄较早的抽动障碍患儿预后较差,可导致行为问题和人格缺陷,需特别注意加强教育和心理指导。
特别要提醒大家的是,若孩子出现上述症状,可以到北京安定医院儿科或者北大六院儿童精神科就诊。
特别提示
对抽动症患儿不要过度保护
不要责怪孩子 当怀疑孩子可能患病时不必惊慌,要尽快到正规医院治疗,以免贻误病情。家长不要责怪孩子,因为越责怪,他就越感到紧张,不自主动作就越频繁,孩子会渐渐变得胆小、自卑。
多给予孩子心理支持 对患抽动症的孩子,家长和教师要多给予心理上的支持,无论他的动作如何使人生气,既不要注意他的样子,亦不要模仿他、取笑他。
不要打骂或过分保护孩子 由于抽动症患儿有着与其他疾病不同的表现和症状,家长往往或是打骂歧视,或是过分保护。经常看到有些家长担心孩子在外面受委屈,让患儿退学或限制他的各种活动,回避社会交往。有的家长让患儿学电脑,以回避人际交往,这实际上是一种退化型培养。患儿有可能把电脑学得很快很好,家长和患儿都会产生满足感和成就感,但患儿因此会更加回避社会交往,这是非常有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