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中医应对耳中风

2018-12-11 19:03:10浏览:103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曹淑芬  耳中风属于耳朵的听觉神经突然失调。此症与耳朵的血管、神经病变相关。可能因病毒方面的感染,或是由于情绪的波动、气
曹淑芬

  耳中风属于耳朵的听觉神经突然失调。此症与耳朵的血管、神经病变相关。可能因病毒方面的感染,或是由于情绪的波动、气压改变等所造成的听力减退,甚至会有突发性耳聋的症状。

  耳中风常见在3天之内听力突然降低30分贝以上,同时会伴随着耳鸣、恶心、呕吐、耳朵发胀等。通常越早治疗,治愈的机会就越大。

  耳中风在传统中医看来称为暴聋。中医对于暴聋的辨证,认为属风寒外邪所侵犯,也就是属于所谓的病毒感染。

  此症通常是属于“本虚标实”之症,也就是体质是气血、肾气、肝肾虚弱的人,较容易有这种问题和症状。通常建议患者日常生活需饮食正常,尽量少油、少盐。冰冷、烤、炸、辣、上火的东西,尽量少吃。应有充足的睡眠与休息,以及压力勿过大。

  中医辨证治疗可配合从疏风、清热;舒肝、解郁、降火,以及虚证补养气血;补肾、养肝方向着手,依照症候、体质用药。另外,若有气滞血瘀现象,可搭配针灸来疏通耳部的气血循环。

  由于耳中风可能因病毒感染造成,因此治疗可用疏风、清热的药方来改善,如桑菊饮、银翘散等。若是由于“肝火上炎”,则可用舒肝、解郁、降火的药方,如小柴胡汤,加黄芩、栀子。

  “气血两虚”、“肝肾虚损”等虚证,则可用补养气血以及补肾、养肝的药方,如八珍汤、六味地黄丸、加味逍遥散等加减;“气滞血瘀”则可加上活血、理气的药方如血府逐瘀汤;可搭配针灸辅助来疏通耳部的气血循环,有增强治疗效果的作用。

  穴道调理部分可取耳门、中渎、听宫、听会等穴。

  茶饮方建议准备柴胡1.5钱、远志2钱、山药3钱,用800ml水泡制,放凉饮用,能舒肝解郁、健脾养肾,及通耳窍。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孩子口齿不清可能是听不清

上一篇:

治疗儿童哮喘警惕三误区 专家:心态正确最重要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