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职业病发病人数年年递增。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平均每年新增职业病患者1.5 万人左右,其中新增尘肺1.2 万人。而实际情况可能还要严重。仅以尘肺病为例,我国尘肺病患病例数已经超过全世界尘肺病患者数量的一半。由于多数职业病无法根治,职业病发病正在成为我国的重大社会问题。
新的生产方式产生传统职业病
经济发展促生了新的产业。我国一些沿海省份,正在成为世界商品生产加工基地。以皮鞋生产为例,黏合剂中含有的苯及正己烷,已造成频发的群体中毒事件。近年来在我国苯作为溶剂的使用量, 占总用量的90%,而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早已禁止或限制将苯作为溶剂使用。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居室装修已发展成为新的产业。但人们在装修工作过程中忽略了在生产瓷砖、裁剪瓷砖时的必要防护,使得一些工人受到尘肺病的威胁。
新产品新工艺产生新的职业病
三氯乙烯为卤代烃类化合物,以往人们只知道大量接触这类物质能够造成神经系统和肝肾损伤。近年来,由于电子行业的发展,使用三氯乙烯清洗电子元件和金属器件成为一种新工艺。1994年国内首次报道三氯乙烯导致剥脱性皮炎,人们才了解到三氯乙烯新的中毒机制。其急性中毒起病急,可以同时侵害皮肤、肝脏、肾脏、心脏和中枢神经,造成多脏器损伤,在临床上死亡率很高。
近日媒体报道,某医院一名男子被确诊为“铟中毒”。患者此前在一家生产手机液晶显示屏的企业工作,把金属粉喷在液晶屏幕模板上。检验结果证实,患者肺泡里的白色粉尘成分除氧化硅和氧化铝外,还有重金属元素铟,其血液铟含量是正常人的三百倍。铟属于稀有金属元素,主要以合金形式用于生产红外线检测器、振荡器,并用于原子能工业等。我国以往没有职业性铟中毒报道,也没有正常人血液铟含量标准。动物实验证实,大鼠吸入不溶性三氧化二铟粉尘,可以造成肺内非典型炎症反应和肺泡蛋白沉着。
农民工职业病患者不断增加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职业病患者的主体是工人。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转向乡镇企业或进城务工,农民工在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多的作用。有相当比例的农民工在较差的工作环境中从事着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由于经常更换用人单位,农民工经常不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得不到有效的法律保护。多数农民工受教育程度较低,对工作场所存在的有害因素及其防范措施知之甚少。种种因素使得农民工成为职业病高发群体,且由于社会保障机制的不健全,使其患病后得不到相应的医疗保障,给和谐社会带来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