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 徐雅金□
近年来,江西省都昌县实施脑瘫儿童康复救助工程,形成了残联专项资金、新农合、医保报销、民政大病救助、医院部分减免、社会自愿捐助等多位一体的救治关爱模式,不仅免去所有入院脑瘫患儿的康复治疗费用,而且给予每名患儿每月95元~125元的生活补助。免费之后,如何才能令脑瘫患儿和家庭受益?近日,记者到该工程定点救治单位——都昌县中医院脑瘫儿童康复科进行了采访。
哪怕只有一线希望也不放弃
一走进该科运动治疗室,就见正在做康复训练的孩子哭成一片,五六个身穿统一红色制服的康复师正坐在皮垫上给缠着弹力绷带的脑瘫患儿做按摩。在这间治疗室里,放置着扶梯、矫正椅、助行器、平衡杠等器材和工具,帮助患儿站立,做关节运动、上楼梯动作等训练。在这里接受康复治疗的患儿,最大的12岁,最小的只有三四个月。
该科负责人陈爱平说,脑瘫康复训练很痛苦,训练中,小的哭,大的叫,他们早已习惯了。周一到周六,康复师都会按照入院时制订的康复计划为小患者开展一对一康复治疗。
记者了解到,陈爱平是一个脑瘫孩子的母亲,孩子从4个月大开始就先后去北京、南昌等地的医院接受了两年的康复治疗,如今已经像正常孩子一样上了初一。
“我最能感受到脑瘫孩子眼中流露的渴望和期盼。只要他们有一线的康复希望,我们决不会轻言放弃。”陈爱平说,康复科有50张病床,几乎住满了脑瘫患儿。科里共有6名康复中医医师、14名康复治疗师、3名护士和1名幼师,其中本科学历7人、大专学历14人。治疗师针对每名患儿的不同症状,制订个体化的康复治疗计划,由3人~7人的专业团队对患儿进行运动、言语、理疗、按摩、针灸、艾灸、音乐、特殊教育等疗法和训练,每周、每月进行治疗评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都昌县中医院院长邵尤青告诉记者,为了让患儿接受系统、专业的康复训练,该院两年来投入资金近150万元,用于改造房屋、配置设备,每年还补贴十几万元用于人员的培训和进修。
要技术更要有爱心和耐心
在该科运动训练室,康复师蒋绍贤正在对明明(化名)进行康复训练。明明躺在皮垫上侧头望着蒋绍贤笑。蒋绍贤告诉记者,他每天上午、下午分别负责4名脑瘫患儿的康复训练,每次30分钟。明明最开始不会翻身、不会坐、不会爬、不会说话,经过4个疗程的治疗,已经能叫爸爸妈妈了,还可以爬行、独立行走,听得懂简单指令,能说单个字词,这让他感到由衷的快乐。
“别看这些简单的推拿按摩动作,一天下来,常常累得直不起腰。”蒋绍贤说,看到孩子一天天好起来,所有的苦和累也都值了。
“这里有多少只小鸡?”“5只。”在言语训练室,康复师小刘跟4岁的脑瘫患儿新新(化名)一问一答。小刘告诉记者,为脑瘫患儿上言语训练课很难。孩子听了就忘,一个音要反复说,即使是1、2、3这样再简单不过的数字,也得不厌其烦地反复教。有时上完一天课,嗓子都哑得说不出话来。
“康复治疗这项工作看似简单,可真正做好并不容易。既需要技术,又要付出辛苦,同时还要有爱心和耐心。”陈爱平说。
目前在都昌县中医院接受康复治疗的很多脑瘫患儿能站立、能走、能说话,有的还像正常孩子一样上学了,康复有效率达到98%。康复的疗效增加了患儿家属对儿童脑瘫康复治疗的信心,康复科收治的患儿由第一年的60人增加到现在的124人。
“有的孩子发现问题较早,治疗半年来肌张力已经低多了,会逐渐走向康复。可大部分孩子错过了最佳康复治疗时间。”尽管已有不少患儿通过系统的康复训练,逐渐能做到生活自理,但陈爱平表示,脑瘫患儿发现越早治疗效果越好,最好在1岁以内开始康复治疗。通过治疗,这些患儿可恢复到正常孩子的90%以上。现在送来做康复治疗的孩子都超过1岁了。所以,家长一定要关注新生儿的日常表现,以免延误最佳治疗时间。
为了让更多脑瘫患儿来医院接受免费康复治疗,该院康复科工作人员深入24个乡镇,在残联专员、乡镇干部的帮助下到学校、幼儿园、村卫生室进行宣传筛查,今年又陆续发现了10余名脑瘫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