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鼓管球囊扩张 可治分泌性中耳炎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耳鼻喉科 马兆鑫 “分泌性中耳炎”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疾病,患者感受最深的就是耳朵有闷堵感和听力下降。试想一下,洗澡后耳朵进水是什么感觉?分泌性中耳炎就是一种耳朵“进水”,但其位置更深,不在外耳道,而是在中耳,任你如何侧身蹦跳也出不来。连接中耳与外界的唯一自然通道——咽鼓管发生阻塞引发中耳腔负压,导致中耳积水,就会形成分泌性中耳炎。 传统治疗 痛苦多易复发 分泌性中耳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疾病,成人及儿童均可发病,约40%的儿童曾出现过分泌性中耳炎。严重患者可能形成“胶耳”,粘连性中耳炎,甚至造成不可逆的耳聋。对于反复发作、难治性、慢性分泌性中耳炎(中耳积液),传统治疗方法主要是鼓膜穿刺术、鼓膜切开术、鼓膜置管术或永久性鼓膜造孔术,但均有复发可能,部分患者还会出现鼓膜钙化、穿孔等并发症。 球囊扩张 疏通阻塞咽鼓管 为帮助患者寻找更理想的治疗方法,我们团队引进了德国先进技术,率先采用“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顽固性分泌性中耳炎,初步尝试获得成功。 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基本原理是在鼻内窥镜引导下,通过球囊扩张咽鼓管,改善咽鼓管的通气引流。具体做法是在鼻内窥镜引导下,将咽鼓管扩张球囊经咽鼓管咽口导入咽鼓管,越过咽鼓管狭窄处后,用相当于10个大气压的水压球囊扩张2分钟,使阻塞的咽鼓管再通,从而治愈分泌性中耳炎。 10分钟手术 患者症状消失 近日我们成功诊治的一位患者是62岁女性,有慢性分泌性中耳炎10余年,长期右耳闷塞、听力下降、头胀不适,严重影响工作及生活。发病以来曾先后多次接受药物治疗、咽鼓管吹张,并前后6次接受鼓膜置管术,均因中耳积液粘稠堵塞通气管或通气管脱落而复发。为其进行电测听、乳突CT等充分检查后,结合以往治疗方案,我们建议她接受“球囊扩张咽鼓管成形术”。 手术在内镜直视下进行,无辐射,出血极少,在减轻手术创伤的同时极大的提高了治愈率。手术进程顺利,前后仅花10分钟,患者麻醉清醒后自觉症状消失。 目前咽鼓管球囊扩张术已经在我院耳鼻喉科开展了近十例。从初步尝试结果看,此类手术适用于咽鼓管功能障碍相关疾病,如分泌性中耳炎、粘连性中耳炎、航空性中耳炎等,未来它或能成为这些患者新型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