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吃粗粮,可助遗传性小胖墩减肥

2018-12-11 19:16:08浏览:809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解放日报 解放网讯(记者 徐瑞哲 实习生 郑子愚) 想减肥,靠吃药、打针、手术?不!在采用沪粤鄂三地联合研制的食疗新方案后,
解放日报 解放网讯(记者 徐瑞哲 实习生 郑子愚) 想减肥,靠吃药、打针、手术?不!在采用沪粤鄂三地联合研制的食疗新方案后,一名6岁就重56公斤的遗传性肥胖患儿,经过12周已恢复到30公斤体重。22日,上海交大生命科学技术学院赵立平教授为首的团队公布最新成果:肠道菌群比例失调是遗传性肥胖的一大推手,可通过食用富含复杂碳水化合物的粗粮,控制食欲和体重。日前,《细胞》和《柳叶刀》联合支持的国际学刊《E-生物医学》在线发表了相关论文。   据介绍,人体肠道内只有10%是人体细胞,90%都是细菌细胞,因此人体摄入食物的相当部分是营养了这些细菌。赵教授团队发现,薏米仁等13种的五谷杂粮均含有复杂碳水化合物,它们进入人体后不易被人体吸收,而是成为肠道菌群的好营养。与此相反,白米饭这样的精制碳水化合物则是“喂肥肉”的。据此研究,遗传性肥胖患儿在接受以全粮、中医药食同源食品和益生元为核心的膳食干预后,饥饿感明显缓解,一些暴食症也得到较好控制。随着体重显著下降,血糖、血脂、血压等各种代谢指标显著改善。   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联合研究中,17名遗传性肥胖患儿和21名单纯性肥胖儿童接受临床实验,研究团队为小胖墩们增加复杂碳水化合物供给。单纯性肥胖儿童在4周干预后,体重平均下降9.5%;遗传性肥胖患儿在12周干预后,体重平均下降18.3%,并长期维持在一定范围内。不过赵立平认为,目前对于遗传性肥胖能进行缓解,尚不能根除。   同时,团队还对这些儿童的排泄物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膳食干预前,他们肠道都具有类似的菌群结构失调特征。受干预后,患儿菌群结构都产生积极变化,主要表现为有益菌数量升高,而引发炎症和加剧心血管疾病风险的细菌数量减少。将肥胖儿童受干预前的肠道菌群转移到无菌小鼠肠道后,诱发了小鼠肠道炎症和脂肪细胞肥大,而受干预后的肠道菌群就未产生这种影响。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小儿总是肚子痛?专家提醒当心过敏性紫癜

上一篇:

青年脱发多可治愈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