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年龄超过65岁以上的老年人罹患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几率将大大增加,达50%以上。顽固的疼痛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对于此类疾患的治疗效果却一直不尽如人意。
高龄患者易患后遗神经痛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指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导致的相应节段神经系统损伤、功能异常引起的疼痛,指皮肤从溃疡形成、渗出、结痂3个月后依然存在的疼痛。此时,一般疱疹都已消失,部分患者会有色素沉着或者疤痕增生,多出现持续的灼痛、刺痛或带有撕裂样、压榨样疼痛,病情严重的患者甚至连宽松的衣服都拒绝穿。
年幼时患过水痘的人群,成年后这种病毒一直潜伏在人体相应阶段的背根神经节中,一旦机体过度劳累,免疫力低下,带状疱疹就会发作,多数患者都能痊愈。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加,尤其是超过65岁以上的患者,本身神经系统有一定的退变,如果免疫力低下,或者没有得到有效及时的治疗,则遗留后遗痛的几率会大大增加。此外,导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风险因素还包括肿瘤、淋巴细胞增生障碍、糖尿病、免疫抑制药物的应用等。
疼痛可持续数十年
国内外大型临床研究均表明,顽固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可以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如肢体活动范围降低、睡眠时间减少、睡眠质量下降等,长此以往,还可以导致精神疲惫、恍惚,对治疗失望,对生活失去信心,甚至产生焦虑、抑郁等不同程度的情感障碍。长期的疼痛还会影响患者的内分泌、心血管、免疫系统,导致多个系统的功能紊乱。
由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持续时间不一,短则1~2年,长者甚至数10年,因此,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成为最难治疗的顽疾之一。
药物无效者可选神经阻滞法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难治性还在于其临床表现多变,不尽相同。因此,要区别对待,才能进行针对性、个体化的治疗。有的患者疼痛的原因在于受损害的神经过度兴奋,临床表现为疼痛过敏,轻微的抚摸就可能导致剧烈的疼痛。而有的患者则是由于神经凋亡,表现为感觉缺失或者减退,常常伴随难以忍受的麻木感。有的病因为复合情况,则表现多变,甚至随季节、身体状况而改变。因此,在治疗上就要实施个体化的治疗,才能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目前,对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方法较多,其中药物治疗有三种。一线药物多选择阿米替林、加巴贲丁、普瑞巴林等药物,二线药物多选择抗抑郁药物(盐酸舍曲林、盐酸帕罗西汀、度洛西汀、 文拉法辛等)、曲马多、奥施康定和外用局部贴剂(利多卡因、辣椒素)等,三线药物包括强吗啡、拉莫三嗪、托吡酯等。
但是,即使有这么多选择,对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控制依然不满意,还是有相当一部分患者的疼痛不能有效控制。因此,药物以外的治疗就显得非常重要。最常见的手段为神经阻滞,进行区域神经或神经根注射药物,修复神经,减少异位兴奋灶,从而缓解疱疹后遗神经痛。这种治疗是风险/效益比值较高的一种疗法。
此外,脉冲射频治疗可调节神经的功能,不损伤神经,治疗安全系数相对较高,可重复治疗,并发症少。选择手术治疗则相对比较慎重,一般包括脊髓背角切断、脑中枢核团毁损等。此外尚有脊髓/外周电刺激手术,能对神经进行功能调节。其损伤小,非毁损性,是较为常用的手术方式,控制顽固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及远期疗效均颇佳,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综合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比如打太极拳、做瑜伽,有意识地调节身心,复合针灸、理疗以及心理干预,都可以使患者重新建立生活的信心,恢复战胜疾病的勇气,最终有效控制这一顽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