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家长如何保持宝宝的牙齿健康

2018-12-11 19:18:39浏览:436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本文导读:宝宝的牙齿与身体发育和健康都有密切关系。所以保护宝宝的牙齿是一定要做的事情。  如何保护宝宝的牙齿 宝宝如何刷
本文导读:宝宝的牙齿与身体发育和健康都有密切关系。所以保护宝宝的牙齿是一定要做的事情。   如何保护宝宝的牙齿 宝宝如何刷牙 宝宝不爱刷牙怎么办   如何保持宝宝的牙齿健康   1、保持口腔清洁   每次进食后及临睡前,都应喝些白开水以起到清洁口腔、保护乳牙的作用。   2、限制宝宝吃过多甜食   甜食中的糖会发酵产生酸性物质,使口腔酸度迅速增加,这种酸可以溶解牙齿表面的钙和磷,从而形成龋齿。   3、及时添加辅食   使宝宝摄取足够营养,以保证牙齿的正常结构、形态及提高牙齿对龋病的抵抗力。   4、避免宝宝含着奶头睡觉   宝宝入睡后,唾液分泌和吞咽动作大大减少,留在口腔里的奶汁便为细菌繁殖提供了充分的养料,这很容易使宝宝产生龋齿。   5、锻炼宝宝牙质的坚固性   可以适当给宝宝吃些磨牙的食物,如一些干硬或含纤维较高的蔬菜、水果、饼干等,以锻炼宝宝的咀嚼肌,促进牙齿与颌骨的发育,并能帮助宝宝收住口水,解决牙龈的出牙发痒问题。   6、给宝宝补钙   为了更好地保持宝宝的牙齿健康,家长可以适量地为宝宝补充钙。而钙质的补充不仅能有效地促进宝宝在牙齿发育期的钙化,还能增强宝宝牙齿的坚硬度,让宝宝的牙齿能健康地发育。比如,家长可以让宝宝多吃一些骨头汤、牛奶、鸡蛋、豆类、新鲜蔬菜等,以满足机体生长发育的需要,促进牙齿钙化。   宝宝的牙齿与营养   很多宝宝6个月就开始长牙了。牙齿是“脏腑之门”,宝宝消化食物、学习说话都跟它有直接的关系。   宝宝牙齿的生长发育与营养物质的摄入有着密切关系,而且这段时间正是宝宝生长发育比较迅速的时期,如果营养跟不上,会对牙齿的大小、形状、颜色、强度产生一定的影响。牙齿不好,会影响宝宝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有碍健康,同时还会影响宝宝的容貌。   牙齿的发育究竟与哪些营养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呢?下面这些物质不可忽视。   (1)维生素A。维生素A能维持全身上皮细胞的完整性,当维生素A缺乏时,上皮细胞就会过度角化,导致小宝宝出牙延迟,牙齿的颜色变成白垩色。   (2)维生素C。维生素C与牙质、牙龈和牙槽骨基质的形成有关,并可影响牙齿的钙化。缺乏维生素C会使牙齿发育不良,牙骨萎缩,牙龈容易水肿出血。   (3)维生素D。维生素D可以促使钙、磷在牙胚上沉积钙化,如果缺乏维生素D,宝宝出牙就会延迟,牙齿小且牙间距稀。   (4)矿物质钙和磷。牙齿需要的钙和磷很多,它们是牙齿的主要组成成分,缺少它们,宝宝的乳牙就会长不大,坚硬度差,容易折断。   (5)矿物质氟。氟具有耐酸作用,适量的氟可以增加乳牙的坚硬度,使牙齿不受腐蚀,不易发生龋齿。   需要注意的是,氟的摄取并不是多多益善,氟过多又可使牙釉质变黄变脆,损害牙齿的健康。   (6)蛋白质。如果宝宝出牙期间蛋白质摄入不足,会使牙齿萌出晚、牙齿排列不齐,而且容易导致龋齿。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营养素对牙齿的发育以及维持牙龈组织起重要作用,如脂肪、糖类及B族维生素。   如何让宝宝爱上刷牙?   很多家长认为,刷牙的好处我都知道,也知道要督促宝宝刷牙,可是太小的宝宝根本不愿意刷牙,就算大人帮忙刷也不愿意配合,这又该怎么办呢?要让宝宝爱上刷牙,你可以做以下这些事情。   1、从小养成喝完奶就喝水的习惯   如果是人工喂养的孩子,从出生开始就需要喂一些开水,你可以在给宝宝每次喝完奶之后,再用奶瓶给宝宝喂水,久而久之宝宝就会养成喝奶后喝水的习惯,不要小看这个细节,坚持去做可以让宝宝的口腔更干净。   2、尽早送一把牙刷给宝宝   如果可以的话,可以在宝宝长出第一颗牙齿之后就送他一把牙刷。目前市面上有很多婴儿用的牙刷,有一种是大人可以套在手指上的牙刷,也有一种就是专门给小婴儿用的牙刷,一般是PP和硅胶材质,没有成人牙刷的那种刷毛。   你会发现,刚开始宝宝只会拿起牙刷乱咬,但是时间长了他们就会拿着自己的牙刷来模仿大人的刷牙动作。   3、经常在宝宝面前刷牙   1-2岁的孩子最喜欢模仿,所以家长可以故意在宝宝面前表现一下刷牙这件事,每次到了刷牙的时间,可以跟宝宝说“妈妈要去刷牙了,宝贝你要不要刷牙”,然后鼓励孩子拿起牙刷加入大人的“游戏”,你会发现孩子其实非常感兴趣,虽然双手还很笨拙,但是姿势已经有模有样啦!   4、跟宝宝讲刷牙的故事   很多幼儿绘本都有刷牙的故事,比如《小熊宝宝》绘本中的“刷牙篇”讲的就是几个小动物刷牙的故事,虽然故事简单,但是很多宝宝都非常喜欢,通过亲子阅读能让宝宝认为“刷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也会慢慢爱上刷牙。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预防宝宝吞食异物的实用方法

上一篇: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需对症治疗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