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届六旬的王大妈,由于看病时忘带“药物过敏警示卡”,服了医生开的药后,固定型药疹又犯了,害得她打针又吃药,折腾了好久才治愈。
药疹,又称药物性皮炎,是由于人对药物过敏而引起皮肤、黏膜的炎性反应。通常,初次用药不会立即出现皮疹,需要4~20天(平均7~8天)的潜伏期,再次用相同的或结构相近的药物时,才会发生药疹。而患过药疹的人,当重复使用致敏药物时,往往短在几分钟内、长不超过两天就要发病。皮疹有的像麻疹、猩红热样,有的像湿疹、荨麻疹、多形红斑样;有的遍布全身,皮肤潮红、剥脱(称剥脱性皮炎型药疹);有的酷似烫伤样的红斑、大疱(称大疱性表皮松解萎缩型药疹),常合并内脏损害,如停药不及时或处理不当,有可能危及生命。而王大妈所患的固定性红斑型药疹,在临床上最为常见,约占整个药疹的30%~50%。
如今,药疹的发病率随着用药量的增加“水涨船高”,其中以解热镇痛剂、镇静剂、抗生素引发者居多,西药、中药均可导致药疹。临床上不少患者被治愈后又复发,而且复发后的症状较初发更重,究其原因,多因患者再次用药时忘记了首次致敏药物的名称,从而再度罹患药疹。鉴于此,我们制做了标有患者个人信息和致敏药名的“药物过敏警示卡”,发放给患者或家属,并叮嘱其今后就诊时必带此卡,届时向接诊医生出示,以杜绝再次应用致敏药物,有效预防药疹的复发。
陕西省渭南市中心医院主任医师 卢勇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