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周岁大的儿子,自从学会用小锤在木板上钉钉子,又经他外公外婆的一夸奖——宝宝成了小木匠,钉子钉得蛮不错呀!每天一早,院子里就传来叮叮当当的声音,儿子再也不睡懒觉了。有时钉得额头冒汗,口中还哼哼唧唧地唱着歌,像在为自己伴奏。
我有一个朋友在政府机关工作,职位也不低,他的太太是搞服装生意的。周末,我常在图书馆遇到急匆匆的他,原来他一直在坚持写作,且发表了不少文学作品。有一次,我忍不住问他:“你这样忙个不停,而且还写了那么多文章,你是缺钱花吗?看你礼拜天也不让自己闲下来。”他听后,呵呵笑着说:“我不缺钱花,只是我一闲下来,心里就觉得空虚。再说,写作、阅读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一周工作下来,看些书,写些东西,对于我最快乐不过了!”
图书馆拐角处有个由一对老夫妇经营的修车摊,看年纪他们都近古稀。每次看到他们脏兮兮的油手和夫妇搭配着修车的吃力劲儿,我都心生怜悯,心想,他们的日子过得一定十分艰辛。一次,我的自行车车链断了,自然想到了老夫妇,想借此慰藉一下自己的同情心。在老师傅给我修车的空当,我和他们拉起家常,我问他们子女的工作、家庭境况。老头、老太太答得十分自豪和开心。因为他们的儿女都有不错的工作和幸福的家庭。我同情地又追问一句:“儿女怎舍得让你们还干这活?”老太太插话:“儿女不同意,是我们愿意干的,怪就怪那糟老头。”一时,我疑惑了。在老太太絮絮叨叨的话语中,我明白了:原来,老头以前是一名老钳工,每月有不错的退休工资。孙儿孙女都被他们带大上学后,他们一下子落寞起来。一天老头又把玩起伴了自己几十年的扳子、钳子……于是就萌发了想为人修车的念头。起初老太太不同意,可老头还是犟着出去操起了老本行。后来,老太太在家闷得慌,又担心老头,只好也来入伙了。明白了这一切,我心生敬意,一种对劳动的敬意。
原来,当劳动成为一种乐趣,它就能使疲惫的躯体找回原有的生命力,使空虚的心灵找到情感的寄托……
(江苏 胥子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