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皮肤科门诊,我们发现不少患者自行购药外用,虽然对症但结果却适得其反,皮肤病不仅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严重了。究其缘由,原来是患者不掌握药物剂型和浓度,用药后导致病情恶化。
以门诊常见、多发的湿疹、皮炎为例,临床上就分急性、亚急性和慢性3期。在急性期无糜烂、渗出的情况下,可以选用粉剂、洗剂;急性期有糜烂和多量渗液时只能用水剂湿敷,以其散热、消炎、收敛作用使皮损得以恢复。对于有少量渗液和小片糜烂的亚急性皮损,既可以用水剂湿敷,也可以用糊剂、乳剂、油剂外涂,它能消炎、护肤。如果皮肤呈现浸润肥厚、苔藓样变,此时属于慢性期,应当选用乳膏、软膏、硬膏、酊剂、涂膜剂、气雾剂和凝胶等。
另外,患者一定要注意药物浓度,不同浓度的药物作用大相径庭。以水杨酸为例,在1%~3%浓度时有止痒作用,浓度在5%~15%时对皮肤角质层有溶解作用,进而形成剥脱;而浓度在20%~40%时则有腐蚀作用。在大面积用药时,更要掌握好浓度,以免药物被皮肤吸收后发生中毒。同时,在不同的年龄、性别,不同的患病部位、季节治疗时,选用的药物浓度亦有区别,患者最好赴正规医院请专业的皮肤科医生诊治。陕西省渭南市中心医院主任医师 卢勇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