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我牙疼得厉害,你快帮我看看。”新年之后首个工作日,航空总医院口腔科赵强主任接诊的第一个患者秦先生捂着脸走到他面前。“快坐下,我帮您检查下。”看到患者右侧脸颊红肿,赵强主任用口镜撑开患者嘴角,看到右侧下智齿未完全萌出,牙龈红肿,探诊疼痛。“这是急性智齿冠周炎。”赵强主任说。患者自述口服消炎药5天,炎症不见好转。
由于患者全身情况良好,赵强主任建议患者马上把患牙拔除。患者疑惑道,听说急性炎症期不能拔牙。赵强主任向他解释,只有把病灶去除,炎症才能消除得更快,病灶处才能恢复得更好。患者犹豫了一会儿,最终接受了治疗。
当天下午对患者电话回访,患者没有明显不适。几天之后患者亲自跑来,握住赵强主任的手说:“太感谢您了,幸好听了您的建议,要不然差点就错过了重要会议,谢谢。”术后一周复诊,发现他的伤口恢复得很好。
一直以来,赵强主任对所有接诊的需要拔除急性炎症期病牙的患者进行术前评估,并采取相应措施及时为他们解除病灶,解决了当务之急,电话回访效果很好。因此,当条件允许时,对于患牙的急性炎症的处理,最佳的方法无疑是积极控制炎症,也就是说一有可能就应采取合适的方法尽早拔除病灶牙,去除病灶组织以消除感染源,减少组织损伤,保护健康组织,促使其恢复健康。
通常,牙病急性炎症期应根据患者全身状况(如无败血症)、手术难易程度(创伤大小)等全面考虑决定能否拔除病灶牙。若患者全身情况较差或手术复杂、损伤大,拔牙可使炎症加重或扩散,应暂缓拔牙。
相反,若患者全身情况良好,手术损伤小,此时在抗菌药物的有效控制下拔除病灶牙,有利于脓液引流,使剧烈的疼痛迅速缓解,炎症亦能得到控制,迅速好转或治愈。
一般来说,病牙本身是感染灶,是感染的根源,是细菌的培养基地。通过炎症细胞的浸润,会使局部毛细血管充血,头疼加剧。若能抓住治疗机会,改进麻醉及手术方法,及时拔除已不能保存的病灶牙,减轻局部组织压力和毒性反应,这样就有助于炎症局限,可以缩短病程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假如过分考虑炎症的发展阶段,认为急性炎症期拔牙痛苦,不宜拔牙,则炎症继续发展,破坏周围组织,在口腔、皮肤形成瘘管,甚至形成弥散性骨髓炎、败血症等,就会延误病情,甚至危及生命。
同时,即使使用了大量敏感抗菌药物,但由于病灶没去,也只能控制急性炎症,使其变成慢性,一遇到抵抗力降低,感染会再次急性发作。
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及时去除病灶牙,才能有效控制炎症,解决病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