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智齿——到底该不该拔?

2018-12-11 20:02:56浏览:75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智齿到底该不该拔?  柳正明  什么是智齿  人类的恒牙列共有三十二颗牙,其中最后萌出的四颗第三大臼齿,位于上下左右牙弓
智齿——到底该不该拔?  柳正明  什么是智齿  人类的恒牙列共有三十二颗牙,其中最后萌出的四颗第三大臼齿,位于上下左右牙弓的最后方,因为萌出在智能成长后十六到廿四岁,所以又有智能齿之称,简称智齿。  然而,由于演化及食物精化,人类的颌骨,因为不再需要强大的咀嚼力而有逐渐变小的趋势,在这变小的颌骨上如要容纳跟以往相同数目及大小的牙齿,则牙跟牙之间往往会有空间不足的问题,于是拥挤,长倒,长弯,或长不出来的情形便发生,这就是阻生。就统计上而言,长不出来的情形最常发生在智齿,所以习惯上常称这种长不出来的智齿为阻生智齿。  在临床上看起来,大多数的人应该都有智齿,所以可以自己照镜子看看由中线算起的上下左右是不是都有第八颗牙?长的好不好?正不正?是不是常常会发炎疼痛?而且算完之后,不管有没有第八颗牙,在定期检查时都应请牙医师确认一下,如果是天生缺牙时倒还值得庆贺,因为一切没事,如果不幸发生了长不出来的情形,那只好请牙医师尽早将它拔除,因为长不出来的智齿位于口腔最后方不易清洁的位置,残留的食物残渣容易被细菌所利用来侵害人体。  在平时,细菌造成的慢性感染会使牙龈发炎,容易流血,骨吸收,蛀牙及牙痛,最后因牙周病的牙齿松动或牙髓坏死而拔牙,这时隔壁有用的第二大臼齿往往也会受到波及而造成不等程度的伤害,甚至拔牙,这也是最可惜的地方。在身体疲累虚弱或重病时,细菌引起的急性发炎反应更是厉害,轻者造成智齿周边红热肿胀,疼痛不堪,张口、吞咽、咀嚼困难及淋巴腺肿等等,重者引起大范围感染肿胀之蜂窝织炎,化脓性肿胀及发烧恶寒等全身性症状,如未予以适当处置(抗生素及切开引流手术),甚至会有致命危险。  此外智齿若长不出来,残余的牙胚有可能会变性而形成口腔肿瘤。空间不足时其牙胚可能会吸收前方第二大臼齿之牙根使强度减低,影响其功能。异位或萌出不全的智齿亦往往会对正常咬合造成干扰,牵动下颌骨之肌肉必须常常作出异常收缩来避开此一干扰而使得肌肉及关节容易有发炎疼痛之现象。  虽说智齿长不出来有可能带来以上之种种问题,但它最早通常都是以牙冠周围发炎疼痛的症状被发现,此时不要害怕,应该痛下决心,听从牙医师的指示,按时服药,忍痛刷牙,务必清洁干净以利复原,一旦牙冠周围炎之症状解除,立刻安排拔牙,才可永除后患。  该拔掉的智齿  很多人常问:该不该拔掉智齿呢?通常,牙医会基于下列几点理由,建议拔掉智齿:  1.蛀牙:如果智齿蛀牙,除了很简单的咬合面不深的蛀牙可以补之外,那些邻接面蛀牙,需要很好的技术,以及蛀得很深,甚至需要根管治疗的,我们一律建议拔除,杜绝后患。  2.侵犯邻牙:通常患者不自知,而由牙医以X光诊断得知。通常智齿萌发的空间不足,而会倒在第二大臼齿上,因而造成第二大臼齿清洁不易,甚至是牙齿部分吸收的现象,造成患者不舒适或牙疼。  3.空间不足:智齿在人类的演化史上,是属于消逝状态。因此牙弓也越来越小,空间不足的情况是很常见的。以萌发的时候最能感觉到肿胀、疼痛感。很多人就是因为不能忍受这种疼痛感,而决定拔掉智齿。  4.清洁不易:由于空间不足的关系,智齿常长得歪七扭八,因此常造成清洁牙齿的困难,以致发生蛀牙现象。  5.没有对咬牙:前面提过,不是每个人四个智齿都会长齐的。所以,智齿的对面,如果没有相抗衡的智齿来对咬的话,有时会发生智齿过度萌发,进而影响咬合。  6.阻生齿:通常这是最讨厌的一种,牙医会觉得很难搞掂,但病人却不一定有感觉,因此忽略了。 这一种类型的牙齿,通常埋在齿槽骨的里面,如果会痛,或是诊断会有病灶发生的时候,就需要拔除了。  可保留的智齿  说完了该拔除智齿的情况之后,或许你还有疑问:如果都没有症状,是不是就不需要拔呢?  如果是站在医生的立场,他通常会建议你拔掉,以避免产生后患,所以是一次痛,终生免疫。不过,如果你觉得智齿没有妨碍你,那么,你可以自己决定,到底要不要拔掉它。  什么样的智齿值得保留呢?  1.位置比较正,预计能正常萌出者。  2.智齿冠周软组织没有发炎和疼痛史,智齿没有龋坏者。  3.有对咬牙的智齿。  拔智齿需知  如果要拔掉智齿,一定要找专业牙医。拔牙后,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1.通常拔的时间越久,肿胀的时间也会比较久,尤其是阻生齿。  2.一小时内,所有的血水、口水都要吞下。不可漱口,以帮助血液凝结,伤口复原。  3.回家以后,先冰袋敷一个小时,48h之后若有不适,则可用热敷。  4.如果有发烧现象,第二天可请病假休息。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牙齿松动的秘密

上一篇:

三个时期女性不可以拔牙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