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刘凤云 本报记者阎 红
最近,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消化内科病房收治了一名27岁的男患者。该患者8个月以来反复腹部胀痛,大便次数日达4~6次,并出现头晕、乏力及记忆力减退症状,无法正常工作和生活。医生对他进行了大肠镜、腹部超声、粪便及多项检查,奇怪的是竟没有查出任何器质性病变,没找出任何诊断依据。专家仔细询问病史发现:该患者存在精力减退、兴趣丧失、自我评价低、失眠等症状,发病前曾因对工作安排不满意而出现较长时间情绪压抑。医生对他进行了Zung抑郁自评量表检测,结果显示该小伙存在抑郁症状。经心理及抗抑郁药物治疗,两周后其症状缓解。几周后,这名年轻的工程师又恢复了以往的旺盛精力并重新走上工作岗位。
据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内科副主任、消化内科主任李岩教授介绍:类似上述病例约占门诊消化道疾病患者的20%。
近年来,经过李岩和他的学生们的研究证实:在部分存在胃肠道症状并久治不愈的患者中,有一些并没有胃肠道器质性疾病,症状的出现源于心理、情绪因素。因为胃肠道是人体内唯一由中枢神经、肠神经、自主神经系统共同支配的器官,既有感觉功能,也有运动功能,所以称之为“情绪的反应器”。社会-心理因素在胃食管反流病、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便秘等功能性胃肠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中枢神经系统、肠神经系统和脑肠肽是一个神经-内分泌网络(即脑-肠轴),使中枢神经系统与胃肠道形成双向环路。异常的精神状态、情绪活动及应激通过这一途径引起不同的脑肠肽反应,造成胃肠运动功能失调及内脏高敏性。
我国消化专家研究表明,以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不适症状的胃食管反流病人及以餐后饱胀不适、早饱、上腹痛、上腹烧灼感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约40%存在抑郁、焦虑症状,其发生和发展与饮食及作息时间不规律、失眠及负性事件有关。以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的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和大便性状异常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肠易激综合征病人中,有抑郁和焦虑症状等心理异常的分别为41.9%和69.2%,负性的生活事件可加重其症状。慢性功能性便秘者中,有焦虑、抑郁倾向的人占64.29%。
李岩教授的研究进一步证实: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多伴有强迫、抑郁、焦虑和人际关系问题。其中中年女性、私营职业及高学历者所占比例较高。在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中,有抑郁和焦虑症状的分别占26.3%和31.7%。
李岩教授提醒:功能性胃肠病的发生和发展与社会-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目前,因抑郁和焦虑因素所导致的躯体不适来综合医院就诊者被识别率在10%以下,多数患者得不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应引起医生的注意。
李岩教授指出,医学模式的转变要求医生对以躯体症状为表现的患者,在不能以生物医学模式解释疾病时,要充分考虑其是否受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同时建议有慢性胃肠道疾病的患者及时看心理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