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卫生部印发《过敏性紫癜等6种疾病诊疗指南》,对相关诊疗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以方便广大医务工作者掌握上述疾病的临床特点,特别是早期表现,确保患者都能获得及时、有效、科学的诊疗。
这6种疾病分别是过敏性紫癜、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过敏性休克、剥脱性皮炎和热性惊厥。
据专家介绍,上述疾病病因复杂,例如过敏性紫癜可由感染所致,也可因某些药物、食物等过敏,或为植物花粉、虫咬、寒冷刺激等引起,而且该病具有较强的季节性,每当季节转换时病例相对增多。
《指南》对6种疾病的主要临床特征描述如下:
过敏性紫癜发病早期出现皮疹,集中分布在下肢;也可表现为不规则发热、乏力、头痛等;可同时伴有腹痛、呕吐。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黏膜广泛出血,多形成散在性的皮内或皮下出血点,继而形成瘀点及瘀斑。另外,球结膜下出血也是常见症状。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特点是起病急,临床表现为头痛、头晕、呕吐、惊厥、意识障碍、精神症状及脑膜刺激症等,可出现截瘫或四肢瘫等症状。
过敏性休克病程进展很快,多数表现为皮肤潮红,并常伴出汗、红斑、瘙痒,多见于手、足和腹股沟,严重时可出现紫绀。可出现口腔、舌、咽或喉水肿,声音嘶哑,失语或窒息,刺激性咳嗽,哮鸣等,甚至出现呼吸停止。
剥脱性皮炎常表现为出现皮疹,迅速融合成片并肿胀,继而皮肤出现大块脱屑,另外还可出现高热、全身不适、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热性惊厥常发作突然,表现为肌肉阵发痉挛,四肢抽动,两眼上翻,牙关紧闭,口吐白沫,呼吸不规则或暂停,面部与口唇发绀,可意识丧失、大小便失禁。
卫生部要求各级医疗单位的医务工作者严格按照《过敏性紫癜等6种疾病诊疗指南》的要求,开展诊断,做到早期、正规、系统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