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9年以来,一种不同寻常的红肉过敏病例陆续在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发现。这些病例都是典型的严重过敏反应,大多都是在进食红肉(猪、牛、羊肉)3小时~6小时后起病,而在突然发病之前,这些患者都能正常地、无反应地进食红肉。后续研究发现,蜱叮咬和这类红肉过敏之间存在一定关系。
在亚洲地区,北京协和医院报道了首例蜱叮咬导致红肉过敏的病例。患者为56岁的女性,深夜睡梦中突发全身风团、红斑、剧痒、痒醒、腹痛、便意,去卫生间时突发全身无力,呼吸极度困难、说不出话、心慌、头晕,自行口服抗组胺药敏迪无效,并出现过敏性休克。经过敏原检查发现,患者血清猪肉抗体阳性(15.4Ku/L)。在半年的随访过程中,患者接连发生3次过敏,严格限制红肉、内脏等食物后,未再发生休克。
据了解,患者在发病前曾被蜱叮咬,她还为医生提供了自己家宠物狗身上的蜱虫活体,经鉴定为长角血蜱。蜱俗称草爬子、狗爬子、八脚子等,以吸血为生,广泛分布于田野、林区、草原等地区,可导致森林脑炎、斑疹热、出血热等疾病。蜱清晨和傍晚等候在草叶尖端,中午藏匿于林间的落叶、草丛中,一旦温血动物经过,即爬到其身上皮肤薄嫩、不易抓挠的部位叮咬。在叮咬过程中,其唾液中蛋白起到抗凝、麻醉以及免疫抑制性能,叮咬处不痛也不痒,甚至无肿胀等反应。
可以说,红肉过敏是一种颠覆传统的 “怪病”,要避免这种“怪病”, 在外出时应该尽量避免被蜱叮咬。
春夏秋三季,应尽量避免在树林草丛等地久留;如需要留在可能有蜱虫的地区,应尽量穿光滑面料的浅色衣服,长衣长裤,扎紧袖口裤口;戴帽子;勿穿凉鞋;提前喷避蚊胺预防;定期给宠物查杀蜱。一旦被蜱虫叮咬,应尽快用酒精将其麻醉,用镊子将其取出,切忌生拉硬拽。(孔令敏 陈明雁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