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黄丽(化名)在她丈夫的陪同下来到省城医院找我看病。看着这个苍老而又憔悴的中年妇女,我简直不敢相信她就是20年前那个漂亮大方的女同学。
“王医师,她这‘鬼’病呀,生得真怪……”黄丽的丈夫沉着脸说道。
“说说吧,为啥‘怪’……”我认真地问道。
原来在5年前,身为镇妇女干部的黄丽同镇长下乡检查了几天工作,结果引起了一些风言风语,加上婆婆在丈夫面前说了几句过头话,她深感委屈和怨愤。从那时起,性格开朗、爱交际好说笑的黄丽变得郁郁寡欢,每次吃过饭后即感到腹部胀闷,服药后症状慢慢消失。之后,却出现两侧乳房疼痛,用膏药贴敷,疼痛反而扩展到乳头及前胸,且伴有麻木,似被蝎咬,又似铁烙,令她坐立不安。睡眠时疼痛消失,天明醒时复痛。她终日沉浸在疼痛的不适体验之中。这几年来,她丈夫陪同她看了许多医生,有说是“肝气郁结”,有说是“更年期综合征”,等等,服药效果均不太理想。
“王医师,我真不想活了,这样活着不如死了痛快……”黄丽说到这里,眼泪禁不住流了出来。她丈夫在一旁插话道:“近段时间,她的病情好像越来越重,班早就不上了,在家呆着还无事生非,夜晚经常不睡觉,动辄发脾气摔东西,喜怒无常,几次在家上吊没‘吊’成……”
我沉吟了一会,问了问黄丽的既往史,发现她既往无脑器质性及躯体疾病史,亦无焦虑、恐惧、癔症发作史。父母两系三代也无精神疾病史。于是,我嘱其在本院做了一系列常规检查,均未发现明显异样。
黄丽认为自己的病是受委屈生气而得。她还怀疑自己得的是一种挺厉害的病,是一种比艾滋病还可怕的“怪病”。
我告诉黄丽,她很可能患的是“癔症性躯体疼痛障碍”,也称“转换性癔症”。
“癔症是怎么回事?”黄丽的丈夫紧跟着问,黄丽也一脸疑惑。
我耐心地解释,癔症一词的原有注释为“心意病也”,也称为歇斯底里,是一种较常见的神经症。这种病一般无家族史,病人发病前往往性格比较外向,爱交际,发病时常有明显的精神刺激因素,以疼痛障碍为主要特征。这种疼痛为主观感受体验,客观检查却无痛觉过敏、痛觉异常表现,同时无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及其他系统病变的阳性发现。疼痛症状比较顽固、单调、持久,病人对其病非常关注,时刻注意体验体内不适感,且求医心切。据有关专家介绍,目前认为癔症患者多具有易受暗示性、喜夸张、感情用事和高度自我中心等性格特点,常由于精神因素或不良暗示引起发病。可呈现各种不同的临床症状,如感觉和运动功能有障碍,内脏器官和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以及精神异常。
“这类症状无器质性损害的基础,它可因暗示而产生,也可因暗示而改变或消失。你夫人的这种病几乎与此吻合!”听我如此一说,他迫不及待地来了一句“那怎么治疗呢”?
我告诉他们,药物治疗是次要的,主要是情感治疗加上科学合理的心理诱导,并给出了心理治疗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