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 例 小章今年20岁。3年前他读完了大学专科,但对生活及周围的一切都失去了兴趣,也总是沉默不语。他的父母对小章的这种“沉默”十分担心,就于去年9月份把他送到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
据了解,小章生来自尊心很强,凡事不愿落在别人后面,可他从小体弱多病,三天两头住院。看到别的孩子生龙活虎,自己成天与药打交道,小章渐渐产生了自卑心理,沉默寡言,不愿与人交流和玩耍,家中来了客人也从不跟人打声招呼。10岁那年开始,小章不喊“爸爸”了,11岁开始连“妈妈”也不愿叫了。对此,他的父母也没当回事,而是更加百般呵护他。若有亲朋好友当面问小章为什么不说话?父亲怕给孩子难堪,总解释说“这孩子性格内向”。
小章的父亲经营着一个公司,事业有成。父亲在物质条件上对小章有求必应,但平时很少与孩子交流沟通。小章的母亲平时寡言少语,对他也是宠爱有加,在生活上对他照顾得无微不至,但也与孩子缺乏情感上的沟通。不料父母的这份厚爱与“热情”渐渐引起了小章的反感,并由反感发展到逆反,由逆反发展到内心痛苦、自卑、失眠、多梦,他常梦见自己孤身一人身处沙漠地带,周围无比荒凉悲凄。
直至读完大学,小章的这种状况都没有改善,他仍总是默默无语,不与人打交道。
分 析 这是抑郁症中一个较为特殊的病例。患者小章虽然经济条件优越,吃穿比别人都好,但在自卑心理驱使下,所穿的衣服都是灰暗单调的颜色,平时低头不语、自我封闭。究其原因,除个性和情绪问题外,主要是因家长在“亲子关系”上出现的问题所致,也就是说,是小章的父母在对他的教养方式方法上出了问题。
亲子关系对儿童心理发展中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响应”与“要求”。响应性较好的父母温和并包容他们的孩子,能从孩子的心理角度出发看待问题;而“响应性”差的父母,与孩子在一起时很少给孩子快乐感,对孩子的情感需求不甚敏感。“要求”性的父母对孩子行为保持一定的标准,而“要求”不足的父母对儿童极少控制和指导,经常对孩子的非分要求进行妥协。只有父母同时做到适当的“响应”和“要求”,孩子的心理才能得到健康发展,二者缺一都可能导致孩子的心理出现偏差。
本案例中,患者家长物质上的充分满足同情感交流上的空白形成强烈的反差,片面地认为只要满足了孩子的物质需求就是满足了孩子的一切。当孩子懂事后需要在外人面前表达自己的自尊和独立时,家长总会上前以“他性格内向,不善言辞”来代替,没有照顾到孩子内心真正的心理需求,这反映出家长对孩子的“响应性”差。而从小体弱多病的小章与其他孩子形成鲜明对比,自惭自卑,渴望有人来认可他、支持他,而家长过度为孩子包办代替,则加深了孩子自我“无能”的印证,加重了孩子心灵的创伤。
治 疗 小章被收治住院后,我们让他在病房里与家长暂时“隔离”。在住院近两个月的时间里,经抗抑郁药物和心理认知治疗,小章完全走出了自我封闭的小圈子,他那孤独的心灵又融入到温暖的社会之中,已能积极阅读有关人性和人际交往方面的书籍,主动与人接触、打招呼、深入长谈。前不久,他父母来接他出院时,在病房门口,他一句久违了的问候“爸、妈,你们来啦”,令父母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出院之后,他来到了父亲的公司,投入了正常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