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优等生的蜕变

2018-12-11 20:43:29浏览:80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18岁的男孩文桐(化名)坐在我面前,问了我一个问题:你认为人活着有什么意义?   一直以来,文桐都是父母眼里的乖孩子:

  18岁的男孩文桐(化名)坐在我面前,问了我一个问题:你认为人活着有什么意义?

  一直以来,文桐都是父母眼里的乖孩子:平时读书非常自觉刻苦,看他那么用功,有时候父母都觉得有点心疼:节假日,他不愿意找同学玩,而是把自己锁在房间里温习功课。因为努力,文桐的学习成绩在班里始终名列前茅。但是,到了高三,文桐突然松懈了下来。开家长会,班主任告诉文桐父母,孩子上课注意力无法集中,成绩下滑很快。父母回家质问文桐,得到的回答是:“我想不通上学的意义在哪里。”在这之前,进入高中的文桐偶尔会说,自己想不通上学的意义在哪里。

  文桐被家人带到了我的诊室,他看着我,沉默许久,问了我开头的问题。没等我回答,文桐又开口了,他说自己所理解的学习之意义,是让自己更痛苦一些,因为只有痛苦的感觉才能让他体会到自己的存在,这是他活在世上的一个证明。“我之前发奋读书,甚至是自残式地学习,就是找到了痛苦的感觉,但后来我发现,我再怎么努力学习,痛苦的感觉在慢慢消失,所以我停滞了下来。”

  经诊断,文桐患有精神分裂症,值得庆幸的是还处于早期。除了短期的药物治疗,我给予文桐许多心理疏导和现实的建设性意见。还给他布置了一些生活任务,让他体验愉快的感受,告诉他,从愉快中同样可以体验到生命的存在感。文桐恢复得很不错,之后顺利考上了大学,如今,他已经是一名大三学生了。

  说起精神分裂症,要提一下美国电影《美丽心灵》。故事的原型是数学家小约翰-福布斯-纳什。纳什深受精神分裂症的困扰,但在深爱着他的妻子艾丽西亚的相助下,经过几十年的艰难努力,终于战胜了疾病,并于1994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最近几年,从门诊情况来看,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年龄越来越低龄化,症状也不尽相同,有的是出现幻觉和妄想,也有的表现为言语、行为紊乱,而像文桐这样的病人,是思维方式和逻辑性方面出现了问题。

  精神分裂症的初期症状,大多表现为注意力无法集中,人际关系极度不和谐,回避现实,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等,如果能做到早期干预,预后还是较好的。而一旦等到病情严重再来专科医院诊治,治疗的效果就会受到影响。遗憾的是,目前许多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属,尤其是发病年龄低的患者的父母,在孩子发病初期,不能或不愿意认识到孩子的精神系统出现问题,往往是在综合医院辗转一番才到精神科求助,导致错失最佳治疗时机,有的甚至给孩子造成终生残疾。

  (作者系浙江省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精神疾病早期干预病区主任)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世界精神卫生日口号开始征集

上一篇:

由蓝可儿之死谈躁郁症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