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家乡农民每年有将近一半的时间以红薯为主粮,每逢灾荒之年,红薯更成为度荒救命之粮。由于我在少年时代餐餐吃红薯,以致后来对红薯产生了逆反心理,自从参军离开家乡以后,就再也不想吃红薯了。但在几天前,我对自以为很熟悉的红薯感到陌生起来,并从陌生中获得了新认识。
2月17日,北京在持续干旱了100多天后终于下了一场雪,我和四位小青年趁机到北京玉渊潭公园拍雪景。半天下来,人人“饥寒交迫”,幸好在公园门口遇到一位卖烤红薯的,这无异于“雪里送食”。这是我时隔39年后第一次吃红薯。当我把热乎乎的烤红薯捧在手里,一股久违的浓浓香甜气息直入心脾。我顾不上是否文雅,跟几位小青年一样,贪婪地享受着,由衷地赞美着……
当天晚上,我打算根据拍摄的雪景照片写一篇有关季节与健康的科普文章。具体写什么呢?蓦然想起曾经救我性命、今天为我解饥寒的红薯。在查找相关资料时,我突然看到一篇让我惊叹的报道——《世界卫生组织为红薯发“金牌”》。文中说,世界卫生组织经过3年的研究和评选,评出包括最佳蔬菜、最佳水果在内的6类最佳健康食品,红薯被列为13种最佳蔬菜的冠军。作为“金牌”得主,红薯对人类健康有诸多好处,择其要而言之有三点:
其一,红薯富含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以及钾、镁、铜、硒、钙等10余种元素;其中维生素B1、B2的含量分别比大米高6倍和3倍;特别是富含的赖氨酸,是大米和面粉等常规主食最欠缺的。
其二,红薯含热量非常低,吃后不必担心发胖,反而能起到减肥的作用。
其三,红薯是一种健脾益气的食品,能够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对脾胃虚弱伴有泄泻者、脾湿(如喝酒太多)者、肝胆湿热者,都有一定的食疗功效。
另有文章介绍说,红薯因其具有预防癌症的作用而深受日本人的青睐。
在了解红薯的这些保健作用之后,重温《本草纲目》以及古医书对红薯的功效评价,我深深感叹:红薯啊,我不该长期冷落你。作为弥补,今天,我以一位老“药人”的身份,特意为你写下这篇文章,并由衷表达我对你的赞美——你是长在地里的“寿桃” !
(北京 肖忠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