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谭德军 通讯员张明英 肖 信)弱视是儿童、青少年常见病、多发病,我国儿童患病率约为3%。设立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的广西视光中心的刘伟民、黄建忠等专家自2006年起,对弱视形成机理进行探讨,创新性地提出视知觉学习疗法,经临床试验验证,该疗法能大幅提高弱视治疗效果。相关研究成果获2014年度广西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弱视是在视觉发育期内因远视、散光、斜视、屈光参差等造成的视力低下。传统的弱视治疗方法有红光治疗仪治疗、精细作业(穿针刺绣等)、遮盖等方法,但起效慢、疗程长,大龄儿童治疗效果不佳。鉴于弱视已排除眼部器质性病变,病因主要是大脑中枢视神经功能区或视觉信息传递回路存在缺陷,课题组以认知神经科学和心理物理学的“视觉噪声、位置辨别和轮廓整合”视觉认知理论为切入点,创建了新的弱视检测工具,形成了新的弱视诊断分型体系,设计出个性化弱视治疗新技术——视知觉学习。该治疗方法是先通过检测工具确认患者的弱视类型,再根据其缺陷类型,借助专门的软件系统对患者进行针对性训练治疗。
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该疗法不仅提高了弱视的治疗效果,还拓宽了弱视治疗的年龄范围,缩短了治疗周期。传统方法治疗的有效率(视力表提高两行及以上)为70%左右,而该疗法的有效率超过90%;传统方法的治愈率(视力恢复到1.0)为30%左右,该疗法的治愈率可提高到60%;传统方法治疗对12岁以内的弱视患儿有部分疗效,对12岁以上儿童效果甚微,该疗法不仅能治疗12岁以内的患者,对超过12岁、甚至18岁以上的成人患者也有效;传统方法治疗通常需要1年~2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该疗法仅需3个月~6个月就能见到明显的效果。此外,该疗法主要是借助计算机软件系统进行训练治疗,故可以在家里进行网上远程治疗,大大方便了患者。
据介绍,该疗法已在全国18家大型医疗机构推广,累计指导弱视治疗3.8万人次,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