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我国提前消灭致盲性沙眼

2018-12-11 21:15:26浏览:841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本报讯(记者贾晓宏)沙眼一度是我国首位的致盲原因。目前,我国已经提前实现消灭致盲性沙眼的目标。记者从北京同仁医院日前召开
本报讯(记者贾晓宏)沙眼一度是我国首位的致盲原因。目前,我国已经提前实现消灭致盲性沙眼的目标。记者从北京同仁医院日前召开的致盲性沙眼防控座谈会上了解到,经过持续监测评估,我国现已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实现了在中国消灭致盲性沙眼的目标,评估报告已经提交给世界卫生组织。

  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组长、北京同仁医院党委书记王宁利介绍说,世界卫生组织2003年对我国沙眼流行情况的估算结果为,活动性沙眼患者2600万人、倒睫患者300万人。2012年,卫生部在北京启动“2016年前在中国根治致盲性沙眼”项目,目标是到2016年,我国活动性沙眼患病率低于5%、沙眼性倒睫低于0.1%。项目采取评估和防控同时进行,连续监测3年。王宁利表示,目前该项目已经提前完成,从监测评估数据看,我国已经实现消灭致盲性沙眼的目标,评估报告已经提交世卫组织,世卫组织将在近期作出评定。

  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办公室主任胡爱莲说,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引起的传染性结膜炎,因其在睑结膜表面形成粗糙不平的外观,形似沙粒,故称为沙眼。沙眼反复感染后可导致倒睫、角膜混浊,甚至引起失明。新中国成立初期,沙眼在我国广泛流行,高发区患病率达90%,一些城市也高达50%至60%,以致当时流行“十人九沙”的说法。1956年,我国学者汤飞凡和张晓楼在世界上第一次分离出沙眼病原体,轰动了世界眼科界和微生物学界。此后,防治沙眼列入国家发展纲要,全国普遍开展防沙治盲工作。上世纪80年代,我国沙眼得到了明显的控制,根据1987年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沙眼从原来的首位致盲原因降至第三位,致盲率从50%至60%降至10.87%。J146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13岁少年因多看几秒激光笔 视力直降到0.6

上一篇:

北京眼科医院迎配镜高峰期 8成为中小学生配镜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