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治疗青光眼或有新方法

2018-12-11 21:16:43浏览:873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本报讯 (记者孙国根)复旦大学脑科学协同创新中心、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王中峰教授、杨雄里院士与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
本报讯  (记者孙国根)复旦大学脑科学协同创新中心、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王中峰教授、杨雄里院士与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孙兴怀教授通力合作,历经3年多的潜心研究发现,视网膜细胞膜上有一类被称为酪氨酸激酶的B1、B2蛋白信号通路一旦被激活,会导致青光眼神经节细胞凋亡(失明)。以药物等干预、阻断该信号通路,可能成为治疗青光眼的新方法。该成果相关论文近日发表在最新一期的国际著名神经科学期刊《神经科学杂志》上。

  青光眼目前是第二大致盲性眼病,而且是主要的不可逆致盲因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损伤是其根本原因。王中峰等利用电生理、免疫组织化学、免疫印迹和眼玻璃体显微注射等技术,在慢性高眼压实验性青光眼大鼠模型上发现,作为“受体”视网膜细胞膜上的B1、B2蛋白的数量有明显增多,B1蛋白的变化主要发生在胶质细胞上,B2蛋白则发生在胶质细胞和神经节细胞上,且B1蛋白数量增多要早于B2蛋白。这种变化提示,B1、B2蛋白信号通路已被激活,而该信号通路一旦被激活就会导致神经节细胞上的酪氨酸激酶受体B1、B2蛋白发生改变,使神经节细胞的钙离子通透性增强,而钙离子浓度过量,最终会导致青光眼神经节细胞凋亡。如果向玻璃体内注射酪氨酸激酶受体激活剂,正常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就会发生凋亡,而向玻璃体内注射酪氨酸激酶受体抑制剂,就可减少受体神经节细胞的凋亡。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江苏淮安:护士捐角膜助两患者复明

上一篇:

看书就头痛看眼科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