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和感冒完全不同 普通百姓通常认为流感和感冒是一种病,流感只不过是感冒流行而已,因此对流感不重视。 其实,流感是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主要累及上呼吸道的全身性疾病;而感冒主要是由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腺病毒、冠状病毒和副流感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流感和感冒是完全两种不同的疾病。 但病人到医院就诊,即使症状非常像流感,医生却很难马上下流感的诊断。因为确诊流感需要从呼吸道标本中鉴定出流感病毒,目前综合医院做不到在诊室里完成这样的病原学诊断。 通常,如果病人体温(腋下温度)大于38°C,同时伴有至少一项呼吸道症状(比如咽痛、咳嗽等),就可以下流感样病例的诊断。如果病人同意,由医生或护士采集鼻咽分泌物,送疾病控制中心(CDC)作流感病毒检测,通常检测时间为1~2周。病人可以留下电话等联系方式,等待检测结果。在2006~2007年流感流行季节,北京朝阳医院感染、微生物科和北京朝阳区CDC合作的监测结果显示,流感主要由甲1(HIN1)和甲(H3N2)感染引起。 流感不一定需要输液 人们通常认为患流感后输液好得快。所谓输液,输的肯定是消炎药。但流感是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抗生素对流感病毒根本无效。去年我们调查了将近500例流感样病例,分析用抗生素和不用抗生素的病人的病程和转归。结果发现:用抗生素的患者平均退热时间是2.9天,而不用抗生素的平均退热时间是2.4天;从呼吸道症状的缓解时间来看,用抗生素组平均5.4天,不用抗生素组平均为4.1天。但是用抗生素组的平均花费是193元人民币,不用抗生素的花费只有107元人民币,有显著差别。也就是说,因为流感样病例就诊的病人如果输液,要多花一倍的价钱,但并没有得到益处。 为什么明知输液没用还要输呢?这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是人们的认识误区。另外一个原因来自医生。由于病人对医生的要求比较高,医生担心万一病人不是流感,而是普通细菌引起的肺炎或其他细菌感染,不用抗生素会延误病人的病情。因此,在病人的强烈要求下也就半推半就“乐得”开抗生素。 实际上,对于医生来说,开“输液”(抗生素)的医嘱是最简单的,而如果不开抗生素对医生的要求就高了,这需要医生仔细询问病史、仔细查体、还要仔细向病人解释病情。国外的统计资料显示,在普通门诊,如果开抗生素,平均每位患者就诊时间只有1~2分钟,而如果不开抗生素,就诊时间就需要20多分钟,因为医生要多花时间解释不开抗生素的理由。 因此,作为一个聪明的病人,应该多问医生几个为什么,而不是一上来就要求医生开输液单。 得了流感不能期望当天就退烧 在流感流行季节,一旦患上流感,应该以什么样的心态对待这种疾病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在门诊,经常可以看到焦急的母亲带着患有流感的上初中三年级的儿子来就诊,而且一天内两三次到医院,为什么?原因很简单,面临中考,最好医生一天内就把病给治好,最好一天的学习都不耽误。还有一些白领患上流感,也是希望当天退烧,晚上就坐飞机出差。 很可惜,这种心理预期往往不能满足。 因为,目前医学上还没有治疗流感病毒的灵丹妙药,流感的康复要靠人体的自我修复。如果一个人不幸患上流感,最好的治疗办法就是保证充分的睡眠和营养,流感病人发热持续3~5天是正常的,当天退烧反而不好。当患上流感的时候,应该有意识地把自己的生物钟调慢,起码在一定时间内不能再按照以前的工作和学习节奏生活了。生病了还强迫自己的身体超负荷工作,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恶性透支行为。 如果病人懂得这个道理,就不会出现挤到大医院里输液的情形,就会以一个比较平和的心态来对待流感,在家里充分休息,等着流感静静地来,静静地走。 北京朝阳医院感染和临床微生物科副主任医师曹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