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治疗骨折借助理疗

2018-12-11 21:31:27浏览:807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解放军467医院龙安民   汶川地震中很多幸存者被坍塌的房屋压伤致骨折,而物理治疗在骨折治疗中具有较重要的地位。   超短波
解放军467医院 龙安民 
 
  汶川地震中很多幸存者被坍塌的房屋压伤致骨折,而物理治疗在骨折治疗中具有较重要的地位。

  超短波法  在骨折复位固定后4~6天,若有血肿压迫血管或神经导致肢体末端组织水肿,除抬高肢体外,应采用超短波电缆法或电极板对置法治疗,每次持续15~20分钟,每日1次,5~7次为一疗程。但对骨折部位有金属固定者应禁用超短波,可用红外线照射。

  红外线法  骨折复位固定后4~6天,可做红外线照射,每次持续20~30分钟,温度宜从较低开始,每日1次,15次为一疗程。休息1周,可继续做第二或或第三疗程。在家休养的伤员可到室外暴露骨折部位,每日晒太阳30~60分钟(太阳可辐射红外线),15次为一疗程。

  超短波、红外线均产生热的作用。热可使骨折区组织温度升高,促进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有助于瘀血吸收、消散、止痛、消肿,促使骨痂形成,还有利于骨痂钙化,避免肌肉萎缩和关节挛缩。

  紫外线法  即用紫外线灯照射骨折部位。已用石膏固定者,可在石膏上部用紫外线灯照射。照射剂量1~2级红斑量,每日或隔日1次,5~7次为一疗程。

  紫外线有促进骨折骨痂形成的良好作用。在家休养的骨折伤员,可暴露骨折部位晒太阳30~6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

  医疗体育和按摩  骨折整复及石膏固定后4~6天,可在医生指导下小心翼翼地收缩和松弛骨折部位的肌肉,运动患肢的手指或足趾,并逐渐增加运动量。亦可让伤员做患肢缓慢活动,或在患肢石膏上、下部位进行轻手法按摩,在可能的情况下让伤员自我按摩,以改善骨折部位的血液循环,促进骨痂形成,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挛缩。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坐飞机耳闷 “吹耳朵”方法感冒人群不适用

上一篇:

骨折患者应尽早进行无痛活动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