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杨丽佳 通讯员周宁人)日前,一位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经江苏省人民医院采用自行发明的椎体扩张器,用自体骨头将塌陷的脊梁撑了起来。
几周前,37岁的赵女士因从楼梯滚下,造成椎体压缩性骨折。常规治疗方法是把一根顶端带着球囊的管子伸入椎体内部,注入液体把球撑大,再把水吸走,用磷酸骨水泥注入被压扁的椎体,使其重新挺起。但用球囊把椎体撑大时往往撑得不均匀,而且球囊的力气有限,撑开老年人的骨骼尚可,对骨密度较大、骨骼较重的年轻人不适合。此外,骨水泥还存在日后塌陷的风险。
为解决以上问题,该院医生采用自主创立的椎体扩张器把患者被压扁的椎体撑开。相比球囊,扩张器撑的力量较大较平均。手术小组则将患者骨盆下的半面髂骨取下,打碎后注入椎体,成功地帮病人挺直了脊梁。据介绍,该院至今已用该项自主创新技术完成4例脊柱压缩性骨折手术,其费用不到传统疗法的一半,安全系数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