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髋或者膝关节手术,很少有人会把它和死亡联系起来,即使手术不成功,也仅仅是丧失了某些活动功能。但事实上,骨科手术面临的最大威胁并非某个关节不能活动,也不是术后发生感染,而是致命、但又不为人注意的“静脉血栓”,它被医学界称为“沉默的杀手”。
血管损伤后,机体为阻止出血而反应性形成血栓,血栓像塞子一样填补血管损伤部位。但是如果血栓脱落,堵塞重要器官,就会致命,这就是静脉血栓。静脉血栓(VTE)包括肺栓塞(PE)和深静脉血栓(DVT)。
手术被认为是静脉血栓的最大风险,而实施择期骨科大手术(例如全髋关节或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由于血管损伤和活动减少之类的因素,导致发生静脉血栓的危险增高。未接受预防性治疗的骨科手术患者发生静脉血栓的比例为40%~60%,而在普通内科患者中的发生比例为10%~30%。
面对这样凶险的疾病,我们在实施骨科手术后预防血栓有三忌:
第一忌 不做血栓预防
称静脉血栓为杀手是因为,它是继心脏病和脑卒中后第三大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由静脉血栓导致的住院死亡人数是所有因医院获得性感染而死亡人数的5倍。每8名住院患者中就有1个是死于静脉血栓。而更为可怕的是:所有致死性PE病例在死亡前得到诊断的不足一半;约80%DVT病例无临床表现。首次潜在致死性的症状通常出现在出院之后。研究发现,在亚洲几乎每2人中就有1人(41%)存在DVT风险,与全球风险相似。
第二忌 仅采用物理方法
20多年来,常规预防性抗凝治疗一直是骨科大手术的标准治疗。很多医生尽管已认识到住院患者存在静脉血栓的风险,仍很少给予恰当的预防措施。最近一项包括32个国家的多国横断面调查显示,不足60%存在风险的手术患者接受了标准的静脉血栓预防性治疗。
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VTE的方法有:抗凝药物和物理方法,两者联合使用预防效果好。有研究表明,对适当的手术患者使用药物来预防静脉血栓有效,且手术后出血并发症的风险低。采取预防措施的风险/效益比优于治疗。
第三忌 选择抗凝药物不当
抗凝剂用于预防和治疗潜在的致死性血栓已经应用了近70年。从最早的肝素、维生素K拮抗剂发展到低分子量肝素,挽救了很多患者的生命。去年9月,欧委会批准Xa因子直接抑制剂拜瑞妥(利伐沙班)用于预防择期髋关节或膝关节置换术成年患者的静脉血栓。口服直接Xa因子抑制剂利伐沙班,每天一片,被认为是口服抗凝剂的下一代创新产品。由于并不抑制凝血酶本身,而是调节凝血酶产生,因此该药具有更安全方便的特点。
(张丽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