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皮肤黄疸,明明是胆管癌,但很多患者被误诊为肝病,这让患者求医屡走弯路而使病情恶化。二炮总医院副院长、肝胆胃肠病研究所所长周宁新教授提示,出现黄疸要及时到医院进行腹部B超、腹部CT、核磁胆道造影、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等相关检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年逾7旬的王大爷,不久前皮肤和巩膜出现黄染伴全身皮肤瘙痒,多次就诊,医生都说是肝病,使病情急剧加重,最后来到二炮总医院。看到患者全身皮肤一片黄色,周教授立即对患者进行了相关检查,发现患者胆总管上端梗阻,肝内胆管明显扩张,诊断为“高位梗阻性黄疸”及“肝门部胆管癌”。 周宁新教授说,胆管癌常分为肝门部胆管癌、胆管中部癌及胆管下端癌。不论在哪一部位的胆管癌,早期并没有典型的症状,大部分患者因黄疸而就诊。像王大爷这种无痛性黄疸,是胆管癌最早也是最重要的症状,早期诊断困难,误诊率高,有80%以上患者没有腹部疼痛,都有不同程度的皮肤、巩膜黄疸,黄疸的特点是进行性加重加深,这种病非常容易被误诊为肝病或传染病。只有很少一部分胆管癌患者会出现腹痛腹胀、体重减轻、皮肤瘙痒、食欲不振等,这些症状就是胆管癌的早期预警信号。胆管癌一旦到了晚期,就会出现恶心、呕吐、尿色如酱油或浓茶样,甚至出现黑便,这时就没有救了。 临床发现,胆管癌发病人群以50~70岁的老年人居多,男性高于女性。此类高位梗阻性黄疸被视为“准急诊”,必须尽早手术,如果错过最佳手术时机,很快就会出现急性肝功能衰竭导致死亡。(莫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