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方法虽多,但不外乎“保头”和“切头”两种。如何判断坏死的股骨头是治还是换?这要从股骨头坏死的分期说起。目前,最常用的国际分期标准是1992年的国际骨循环研究会(ARCO)制定的股骨头坏死标准:0期、Ⅰ期(ⅠA→ⅠB→ⅠC)、Ⅱ期(ⅡA→ⅡB→ⅡC)、Ⅲ期(ⅢA→ⅢB→ⅢC)和Ⅳ期。股骨头坏死现在也还没有一种药物可以根治,通常保守治疗无效方可启动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必须由专科医生进行。
保守治疗见效慢
事实上,对于任何一名股骨头坏死患者,保守治疗都有一定的效果,关键是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保守治疗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避免负重。而最好的方法是骑单车,它可以使下肢肌肉得到锻炼不会萎缩,以使股骨头不受重力的压迫,不过疗程要两年以上。目前没有一种药物经科学证明对股骨头坏死有肯定的疗效。但是早期治疗某些药物较适用。治疗的药物包括非甾体消炎止痛剂,中医活血药如复方丹参片、西药如阿仑磷酸钠,扩血管药物及消除骨髓水肿的药物也有一定作用。
物理治疗包括高压氧、体外震波、冲击波、超声波、高频磁场等。这些治疗对缓解关节疼痛,促进坏死骨修复有帮助。中药熏洗和按摩可以松解髋关节周围肌肉的痉挛,减轻症状。但要治愈股骨头坏死,时间会非常漫长。介入疗法就是通过往血管里打一种药物使血管扩张,从而打通股骨头动脉的通路。股骨头坏死确实和股骨头动静脉血管出问题有关,但出问题的血管不止一条两条,打一两次药物能否将股骨头的血管全部打通,现在还没有科学证据。
早期可行姑息手术
姑息性手术治疗是指股骨头修复与再造术,为“头”穿衣戴帽,使坏死的股骨头获“新生”。保存股骨头手术包括髓芯减压术、植骨术和截骨术,它们各有千秋,适用于股骨头坏死Ⅰ期、Ⅱ期和Ⅲ期的早期患者。
髓芯减压术旨在减轻髓内压力,改善髓腔血流,刺激血管反应及坏死骨爬行替代。其适用于Ⅰ、Ⅱ期病例,90%以上的患者做完手术后可立竿见影,髋关节疼痛明显缓解。但远期疗效如何,目前还是一个问号。髓芯减压术导致应力集中,引起股骨头塌陷,因此目前单纯的股骨头髓芯减压术已较少采用,常用坏死骨病灶清除减压+植骨术。
一些股骨头塌陷的患者,稍微走一下路都觉得十分痛苦。对于这类患者,可进行转子间内翻或外翻截骨、经股骨转子旋转截骨术等改变股骨头负重区,将股骨头的健康部位移至负重区,文献报道有效率在70%~80%。此法适用于坏死体积为中度的Ⅱ期或Ⅲ期早、中期的中青年患者。但这类手术会将股骨上端原有的解剖破坏,不太利于今后关节置换术的操作。
关节面破坏过半应置换
对于早期患者,可通过手术来挽救股骨头的外形及功能;而对于晚期患者,一旦股骨头严重塌陷,关节面破坏范围超过50%,病人就会出现走路困难。为了使患者恢复下肢功能,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做髋关节置换术,就是把患者自身的股骨头和股骨颈全部切掉。其近期疗效可靠满意,但远期疗效取决于手术技术的优劣,可能出现相当麻烦的并发症,如髋关节感染、脱位、松动等。人工髋关节置换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终极方法,手术前要深思熟虑,要根据病情的早晚和股骨头坏死的分型而定。对于中青年患者,做这种人工髋关节手术就要更加慎重。对年龄小、单侧坏死已达晚期、需要从事体力劳动的患者也可选用关节融合术。
链 接
股骨头坏死分期与对应治疗
0期:一侧确诊股骨头坏死,对侧高度怀疑为0期或高危患者,无症不必治,但宜严密观察,建议每6个月行MRI随访。
Ⅰ、Ⅱ期:无症状、非负重区坏死、病灶面积<15%者可严密观察,定期随访。有症状,或病灶>l5%的,应积极治疗(保存关节手术或药物等)。
ⅢA、ⅢB期:可选用各种植骨术、截骨术、有限表面置换术,症状轻者可保守治疗。
ⅢC、Ⅳ期:症状轻、年龄小的患者要尽量选用保存关节手术,其他患者可选表面关节置换术、全髋关节置换术或髋关节融合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