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 刘胜利
小王的父亲今年50岁,在单位的一次体检中发现有直径0.5厘米左右的胆囊息肉。小王知道后十分紧张,让父亲赶紧去手术,因为之前他曾在报纸上看到过胆囊息肉会恶变引起胆囊癌。到医院咨询过专家之后,才知道像小王父亲这样的病人并不需要急着手术,应该密切观察、随诊。
胆囊息肉分为两种,一种是肿瘤性息肉,占5%~10%;另一种是非肿瘤性息肉,占九成。肿瘤性息肉还分为良性和恶性。大多数胆囊息肉患者没有明显症状,多在体检中发现。临床上一般有两个判断的依据来确定手术指征,分别是病程长短和息肉的大小。
一般来说,0.8厘米是一个临界点。直径小于0.8厘米的息肉,且大小没有明显变化的可暂不手术,3~6个月进行一次复查,观察息肉的变化,如果病变有增大趋势或有明显症状的则须及时手术。而直径大于0.8厘米的息肉就应该考虑手术,即使没有明显症状,因为息肉如果长到1厘米左右,其癌变率可能会达到70%~80%;长到1.2厘米以上就有九成可能会恶变成胆囊癌。此外,多发性息肉并伴有胆囊结石或急、慢性胆囊炎且有明显症状的患者,也有手术的必要。
胆囊息肉手术属于预防性手术,因此无需一发现就急着做。如果息肉直径小于0.8厘米,且生长缓慢,对人体无多大的危害,这种情况下手术反而会对胆囊功能造成损伤,容易引发结石。有胆囊息肉的患者除了要定期复查之外,在饮食上要注意多吃各种新鲜水果、蔬菜等,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食品,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吴叶青 程守勤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