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骨伤康复前须测骨密度

2018-12-11 21:58:22浏览:740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任大妈近日来我院求治,经拍X线片后确诊为小腿胫骨横断骨折。追问病史,70岁的任大妈因意外扭伤到当地一家康复诊所做传统整复按
任大妈近日来我院求治,经拍X线片后确诊为小腿胫骨横断骨折。追问病史,70岁的任大妈因意外扭伤到当地一家康复诊所做传统整复按摩,没想到竟发生了胫骨骨折,腿部伤痛让她痛不欲生。经诊断,任大妈的骨折应该是按摩方法不当造成的。在随后进行的骨密度检测中,发现老人的T值指数只有-4.7,而正常人的指数则在-1至-2.5之间,说明任大妈属于严重的骨质疏松人群。

  老年人若是伤筋动骨,如果直接按正常的康复按摩手法给予干预,极有可能导致骨折等严重后果。若能事前检测骨密度,就可以提示治疗师在采用康复按摩手法及在设备使用上,需适当减小工作力度和强度,从而有效避免康复训练时出现骨折或脊椎损伤等疾病。

  骨密度全称骨骼矿物质密度,是骨骼质量的重要标志,可反映出骨质疏松程度。骨密度高低可作为预测骨折几率的重要依据。骨质疏松症为骨质代谢性疾病,当骨质流失过快或合成异常时,则骨质会有疏松现象,尤其是长期卧床的病人、植物状态患者均易发生骨质疏松症。若不及时干预,极易出现病理性骨折或在微细碰撞时发生骨折。中年女性和绝经后妇女、老年男性、儿童以及缺少运动、长期饮酒和喜好饮用碳酸饮料的人,均易受到骨质疏松症的袭扰。

  在日常体检中,有相当一部分中老年人常常自动放弃骨密度检测。特别是45岁以上女性、50岁以上男性,均应定期检测骨密度。许多老年人在突发骨折前从未意识到自己已经存在骨质疏松,直至骨折后才如梦初醒。资料显示,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在50岁以上的人中达50%,易于骨折的部位多见于股骨颈、脊柱和桡尺骨这三个地方,其中股骨颈骨折后6个月内因并发症导致的死亡率高达20%以上。

  检测骨密度后,患者在得知骨密度值低的情况下,大多只选择补钙来增加骨密度。实际上,单纯补钙并不能使骨密度增加,只能补充钙的流失。因为人体到35岁以后钙会逐渐流失,而老年人体中钙的流失相对较快,长期卧床和缺少运动的老年人钙流失更为严重。

  补钙需要一定的技巧,体内大部分的钙吸收取决于食物的摄取,因而合理膳食是公众需要格外注意的。首先应尽量少食盐类,多食用乳类、肉类、豆类、海产品和果蔬,影响钙质吸收的食物都要少食用,尤其是高纤维的食物。而在补钙的同时也应多运动,因为增加体育锻炼能改善骨骼的状况,从而提高骨密度。同样,多晒太阳也可以增加骨密度质量,充足的阳光下可促进维生素D在人体的合成,而维生素D能影响钙、磷的吸收和贮存,提高钙的吸收率。所以说,充足的阳光、适当的运动、合理的膳食三者互相结合才是增加骨密度质量的科学方法。

  (衣晓峰  乔天旭整理)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镜下肝叶切除取胆管结石

上一篇:

治骨科疾病微创疗法各显其能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