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损伤后学会正确用拐方法,可以最大限度支持保护患肢,尽早恢复正常步态,保证上肢在使用拐杖时不受额外损伤。
使用拐杖前,首先应将拐杖调整至正确高度,具体方法是:将拐杖立于身体两侧,拐杖的顶端距离腋窝3~5厘米(避免架拐时体重压于拐杖顶端伤及腋窝内各血管、神经),手臂自然下垂,扶手高度位于手掌和前臂交界处。此时,前臂屈、伸腕肌群同时用力保持腕关节中立位,再由上肢各部肌群共同发力将身体撑起以实现支持作用。
根据患者损伤形式、程度不同,拐杖的使用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如果患者一侧下肢损伤,部分限制负重,采用单拐,连同健患双肢,共“三点”支撑体重,完成步行过程。如果患者一侧下肢损伤,完全限制负重,采用双拐,同健侧肢体,共“三点”支撑体重,患肢悬空,完成步行过程。如果患者双侧下肢损伤,均部分限制负重,采用双拐,连同双侧患肢,共“四点”支撑体重,完成步行过程。
正常步行过程中,上肢应随下肢脚步交替摆动,具体顺序为左上右下,右上左下。运用单拐步行时,正确的持拐方向应用在健侧,健侧拐杖与患肢等幅、同步运动,力求节奏、步幅接近健侧水平,重心始终跟随迈向前方的肢体,这才是正确的步态。正确用拐可以保证拐杖始终跟随患肢运动,且患肢与拐分立身体两侧,可以具有最大的稳定面,实现最优的保护效果。相反如果持于患侧,要想实现患肢与拐杖同步,步态必然“顺拐”,姿势非常别扭,更重要的是,此时患肢与拐杖处于同侧,距离很近,行动时稳定面仅有正确方式的不足一半,保护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当患者一侧下肢损伤,完全限制负重时,应采用双拐支撑体重,患肢悬空,完成步行过程。此时,双拐应与患肢等幅、同步运动,患肢虽然悬空,但可模拟正常步态中的屈伸动作,在支撑体重的同时维持正常步态习惯。
当患者双侧下肢损伤,均部分限制负重时,应采用双拐支撑体重,完成步行过程。此时双拐按照左拐右腿、右拐左腿的正常顺序,分别与双下肢等幅同步交替伸出,以最大之稳定面积分别实现对肢体的保护。这时步态完全符合正常人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