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乙肝病毒母婴阻断 待解谜团仍不少

2018-12-11 22:05:28浏览:216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教授段钟平   母婴传播是我国乙肝病毒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之一,由此途径所导致的HBV慢性感染者约占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教授 段钟平 
 
  母婴传播是我国乙肝病毒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之一,由此途径所导致的HBV慢性感染者约占我国乙肝的一半。在产前、产时或产后,妈妈均可以将乙肝病毒传给孩子,但大部分的母婴传播发生在围(生)产期,即妊娠满28周至产后7天这个阶段。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指出,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HBeAg双阳性母亲所分娩的新生儿,生后若不采取任何免疫预防措施,约90%可成为慢性HBV感染者,其中约1/5到1/4最终会发展为HBV相关的肝硬化或肝细胞癌。

  因此,阻断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乙肝流行的关键途径之一。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是阻断HBV传播的最有效方法,单用乙肝疫苗阻断母婴传播的成功率约为 85%以上。乙肝疫苗联合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可进一步提高母婴阻断的效果,阻断成功率可达90%以上,因为免疫球蛋白可迅速中和孩子身体里来自母亲血液中的乙肝病毒。这一观点已被多个研究结果证实,也为学术界所公认。因而一些国家和地区还推荐婴儿出生后立即注射HBIG。

  在我国,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宣传,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早已深入人心。然而时至今日,围绕乙肝病毒的母婴阻断,仍有很多未解的谜团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并成为学界长期争论的焦点。

  争议1

  阻断失败的比例到底是多少

  目前多数人认为HBsAg阳性母亲所分娩的婴儿经乙肝疫苗-HBIG主被动联合免疫后,阻断成功率可高达95%以上。但事实上,目前我国的免疫阻断失败率可能要高于以前的报道和多数人的估计。

  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上述结果多是基于较早的研究数据,而既往由于检测方法等技术原因,灵敏度较低,一部分已发生免疫失败的婴儿未被检测出来;同时国内多数研究结果仅仅统计了有随访的那部分资料,而免疫失败者恰恰可能是失访的人群中居多。

  此外,我们既往也多引用国外的统计数据,但国外HBsAg阳性孕妇情况与国内并不相同,如HBeAg阳性者在HBV感染者中的比例偏低等。近年的一些国内外研究结果也提示,HBsAg阳性孕妇分娩的新生儿即使出生后立即给予现有的主被动联合免疫,仍有大约10%的婴儿发生免疫失败。因此,我国母婴阻断失败的确切情况仍需要大样本、多中心的随访才能获知。

  争议2

  宫内感染概念该如何界定

  有学者认为,免疫阻断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宫内感染。但哪种情况属于宫内感染?是出生时乙肝病毒标志阳性?还是生后1个月,6个月?目前没有统一的标准。

  宫内感染的具体机制目前尚未明确,有研究认为HBV宫内感染可能与胎盘因素有关,还有研究提示可能是病毒因素或是遗传易感因素所致。而只有通过多学科、多领域、多专业联手协作,对宫内感染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才能阐明HBV宫内感染机制及导致母婴阻断失败的主要因素。这个问题解决了,乙肝母婴阻断的“死角”才会更小。

  争议3

  干预措施能否提到产前实施

  对于已发生宫内感染的婴儿,目前的免疫阻断措施无效,同时也无特效的补救措施。为此,有人建议在产前(妊娠后3个月)给孕妇注射HBIG或者口服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来降低宫内感染率。但对于在产前进行干预能降低阻断失败率或宫内感染,目前国内仍没有具有足够说服力的研究结果给予支持。另外,产前给孕妇口服抗病毒药物的安全性,也是令不少学者担心的问题。

  争议4

  免疫阻断方案是否需要优化

  虽然现行的免疫策略阻断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还不甚理想,每年仍有一定比例的婴儿出现免疫失败。此外,尚有一部分婴儿在完成计划免疫后却不产生保护性抗体(无应答)或抗体水平很低(低应答),生后密切与阳性的妈妈接触还是有被感染的可能。

  国内外一些研究结果已表明,增加疫苗剂量可明显提高疫苗的免疫效果和抗体水平,并且安全性良好。因而有学者提议将目前的免疫策略方案进一步优化,让HBsAg阳性孕妇所分娩的婴儿通过提高疫苗剂量来降低母婴阻断的失败率以及改善婴儿的应答水平和保护持久性。但这种优化方案能否在更大的范围内普遍开展,其中有没有潜在的风险等,还有待于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结果。

  总之,关于乙肝病毒母婴传播及阻断研究,近年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多项研究并取得了初步结果,但在多个方面迄今尚未达成共识,主要原因之一在于缺乏规范的前瞻性、多中心、大样本、长期随访研究的结果,而且开展这些研究比较困难。令人高兴的是,在国家“十一五”传染病重大科技专项等基金的支持下,我们已经初步完成了1000多例的大样本多因素回顾性研究,并启动了1000例的乙肝母婴阻断前瞻性、随机、对照、多中心的协作研究课题。我们期望通过回顾性及前瞻性研究,明确我国目前的母婴阻断真正效果,阐明HBV宫内感染可能的机制和导致母婴阻断失败的主要因素,并探索出更佳的母婴阻断策略,以便将我国的HBV母婴传播降到更低的水平。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无创扫描早期诊断肝纤维化

上一篇:

护肝同时勿忘抗病毒治疗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