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红兵
日前收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发出的关于患者服用假糖脂宁胶囊致死情况报告后,卫生部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立即停止使用标识为广西平南制药厂的假糖脂宁胶囊(批号为081101)。
据检测,假糖脂宁胶囊非法添加了化学物质格列本脲。 有临床专家说,格列本脲属于一种淘汰的降血糖药,服用该药很容易加重胰岛素衰竭,但是现在偏远的山区还在用这种药。从临床应用来看,因服用含有该物质的保健品、药物引发的不良事件真不少。如杭州曾发生一老年人免费品尝一种添加了格列本脲降血糖的中成药后,出现昏迷症状的事件。
其实格列本脲无所谓对错,错在造假者,更错在采购部门、监管部门。假药之所以畅通无阻,除了造假者五花八门的行骗伎俩之外,医疗机构、药品销售部门、医药行政部门均难辞其咎。
因此,要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保障公众用药安全,除了依法严打造假者,还应加强各个环节的管理,增强药品流通的透明度和群众的参与度。药监部门要不断提高审批的要求,增加监测的宽度、力度。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严格核查药品供应企业的证件和资料,公开透明药品采购渠道和过程,主动接受人大、监察部门和群众对采购渠道、药品定价的监督,对在药品采购过程中存在违法违纪行为的人员,医药行政部门要依法惩处;拨出部分资金,建立药品监管群众举报激励机制,营造安全用药的社会氛围。
用药安全是天大的事情,从这个意义上说,怎么细化管理,怎么严格要求都不过分。只有各机构、各级部门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建立相应的问责制,方能堵住假药的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