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首席记者曹 政)7月27日,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感染病学分会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发布《2014年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科普版)》(下称科普版指南)。据介绍,这是我国肝病领域首部由权威医学学会组织编写的科普性指南。
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是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重要传染病之一。在国家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中,乙肝报告病例多年来居所有法定传染病首位,约占传染病总数的1/3,每年新发乙肝感染者达10万人。全球有3.5亿名乙肝病毒携带者,我国有近1亿人。全球每年大约70万人死于病毒性肝炎相关死亡,我国占近50%。同时,我国乙肝相关疾病负担严重,据估计,每年因慢性乙肝(包括肝硬化、肝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9000亿元。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主任委员魏来教授表示,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已在2010年发布指导医生临床治疗的专业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但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医疗水平差异较大,部分偏远地区的医护人员及基层医疗工作者还不能透彻地理解和执行指南中的推荐意见。此外,普通群众和患者也较难理解指南中的医学术语。鉴于以上问题,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感染病学分会组织专家,编写了科普版指南,以解答医患疑惑、普及慢性乙型肝炎相关知识。
魏来介绍,科普版指南包括乙型肝炎就在我们身边、我应该了解的乙型肝炎检查、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断及临床类型等7个章节,内容涉及疾病定义、诊断及治疗知识、自我管理、医学术语解释、常见问题解答等,编写专家希望借助该指南的发行推动慢性乙肝规范化诊疗进程,让更多患者接受强效、低耐药的抗病毒治疗方案并提高治疗依从性,最终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预后。
记者了解到,该指南已由人民卫生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电子版将于近期在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感染病学分会网站公布,公众可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