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王 丹)国内外对于肝纤维化一直缺乏便捷的诊断手段和有效的治疗方法。日前,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秦志海研究组在国际上首次揭示了钙结合蛋白S100家族分子S100A4分子,能通过激活肝星形细胞,明显促进肝脏纤维化的进程。该结论为未来抗肝纤维化治疗提供了新的重要靶标分子,相关论文近期在线发表在《肝病学杂志》上。
据介绍,肝纤维化是一种世界范围内高发病率与高死亡率的疾病,是肝组织内细胞外基质成分过度增生与异常沉积,导致肝脏结构或功能异常的病理变化。如果肝纤维化进程继续发展,将引起致死性肝脏衰竭的肝硬化。
我国是全球肝硬化发病率、死亡率最高的国家,慢性乙肝患者已达3000万人,有超过700万名的肝硬化患者,肝硬化5年死亡率达到70%~86%,17%~51%的肝硬化会恶化为肝癌,每年约有28万人死于肝硬化及其肝癌。
研究人员表示,肝星形细胞在细胞外基质形成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S100A4是作为成纤维细胞的重要分子标志与组织纤维化关系密切。
秦志海研究组研究发现,在肝硬化病人的血清和组织中,S100A4有显著升高的趋势,利用肝脏纤维化的小鼠模型表明,巨噬细胞来源的S100A4分子能够在肝组织中聚集并通过上调α-SMA来激活HSCs细胞。体内和体外实验证明,肝脏中S100A4基因缺失或者敲低都能够明显减轻组织的纤维化病变程度,从而清晰阐明S100A4分子促进肝纤维化的具体机制。
据了解,目前研究组正在研发基于S100A4分子的肝纤维化诊断试剂盒,同时研究组正在进一步研究该分子在肺癌和肝癌等其他疾病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