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围手术期须重视安全抗凝 □本报记者 马 佳□ 近日,由健康报社主办的“爱学爱享——全国骨科围术期优化管理培训项目”首站在河南省郑州市举行,会议同时对北京、上海、重庆、广州等城市进行全程网络直播。大会主席、河南省人民医院骨科主任郑稼表示,接受骨科大手术的患者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发生的高危人群,而抗凝药物可有效预防血栓的发生。但是,由于抗凝药物在预防血栓的同时也可能增加出血风险,因此医生需要权衡患者的血栓风险和出血风险,合理使用抗凝药物,实现疗效和安全性的平衡。 郑稼指出,骨科手术,尤其是骨科大手术之后,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比例高达40%~60%。“冠脉血栓、脑血栓和静脉血栓都属于血栓疾病,是人类重要的死亡病因,只不过静脉血栓不如冠脉血栓和脑血栓为大家所熟知。美国的数据显示,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仅次于冠脉血栓,与脑血栓的发生率相当。动脉血栓和静脉血栓都是由于血管中有血栓形成,造成血管狭窄,形成‘交通阻塞’,但二者的形成机制不同,所以预防和治疗方法有很大差异。” 目前,常用的抗凝药物包括低分子肝素、华法林以及新型的口服Xa因子抑制剂(如阿哌沙班)。传统抗凝药物华法林治疗窗较窄,易受食物及药物影响,需要频繁监测INR调整药物剂量,临床使用不方便。低分子肝素无需特殊血液学监测,但需要注射用药,门诊患者使用不太方便。新一代的口服抗凝剂如阿哌沙班,比低分子肝素疗效更好,不增加出血风险,血药浓度和抗凝疗效更平稳,口服方便,治疗窗宽,是静脉血栓预防的新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