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回归健康的饮食传统

2018-12-05 12:21:45浏览:183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李可基   “民以食为天”道出了中国先人对食物的崇拜,也道出了先人们对生存的追求,更体现了
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李可基 
 
  “民以食为天”道出了中国先人对食物的崇拜,也道出了先人们对生存的追求,更体现了古时食物的供给不足和人们对食物的重视。

  史前,人们常以草木为食,半饥半饱,这种食谱很难提供全面的营养。吃不饱会使体力跟不上,而在那个时候,体力是决定生存的关键,由此人就具备了储存能量的能力。当食物供给充足时,人体超量摄入食物,变成脂肪储存起来,以备食物短缺时动用。但是,这种有利生存的功能今天却危害了我们的健康。过量的食物、很少的体力输出使现代人变得越来越胖,随之而来的是心脏病、肿瘤、糖尿病等各种慢性疾病的侵扰。

  中国人对于食物有“五谷为养,五畜为益,五果为助,五菜为充”的说法,与现代营养学强调的食物多样性相吻合。当然,这不宜解读为特定的五种谷物、五种蔬菜等具体的食物,将不同类食物限定在“助”、“充”等功能更有失片面,也还应加上豆和奶、油脂等食物,才能构成一个科学合理的食物搭配。从“谷”、“畜”、“果”、“菜”中,我们可以看到,其中的3/4是植物,显示了中国人传统上以植物性食物为主、油吃得少的特征,与现代饮食习惯形成了鲜明对比,恰好告诉我们现代饮食的缺陷。

  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丰富了食品市场,精细的食品不仅好吃,而且更容易消化和吸收,但却让我们与各种慢性病走得更近了。食物中的糖和脂肪吸收快,增加了胰岛的负担,长此以往,胰岛不胜重负,糖尿病就来了。精制食物中的纤维成分少,不能刺激肠道充分蠕动,肠癌更容易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现代加工食品还可增加其他部位的肿瘤、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的风险,因此传统上相对粗糙的食品更有利于我们的健康。

  对比一下古今的饮食习惯,我们能更具体地体会到现代饮食的确是失大于得。因此,如果我们能向传统饮食有所回归,合理利用现代丰富的食物供给,以植物性食物为主,搭配好各种食物,限制糖、盐、油和精细加工的食物,我们就可以吃得更健康。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地中海饮食防老年痴呆

上一篇:

无辣不成席 究竟好不好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