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淋巴转移可以早期发生 胃癌病人的预后与肿瘤侵润程度、淋巴结转移和肝或腹膜有无转移相关,其中淋巴结转移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尤其晚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率很高,是引起消化道肿瘤病人外科手术后高复发的重要原因。 胃癌的微转移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主要包括淋巴结微转移、血液微转移、骨髓微转移和腹腔微转移,研究发现即使早期胃癌也有淋巴微转移的可能。 那么如何通过有效的手段来针对性治疗早期患者可能存在的淋巴微转移呢?传统的给药方式和习惯是不是适合杀灭这些微转移的肿瘤细胞呢?实际上,经血液途径的抗癌药物往往不能集中于胃周淋巴结,而提高血液中药物浓度的做法也将带来严重的化疗反应。由此提出通过淋巴途径进行化疗,这种方式可直接针对胃癌淋巴转移明显的特点。 对新载体的高标准 通过淋巴途径进行化疗的技术难点是选择一个合适的药物载体,这种“交通工具”要能特异性地选择进入淋巴系统、目标明确扩散至胃周淋巴结,而且能持续释放“乘客”——化疗药物。这种新的载体就是:纳米炭混悬液。 纳米炭混悬液是将活性炭通过特殊加工而制成的平均直径仅150纳米的炭团。纳米炭颗粒直径小,大小均匀,能自由进入淋巴系统,均匀、持续地释放化疗药物,手术中注射在肿瘤周围就能迅速扩散到周围的细小淋巴结。 那么为什么纳米炭能聪明地选择进入淋巴管道却绕过血管呢?毛细淋巴管壁为单层内皮细胞构成,呈叠瓦状排列,连接松散,彼此之间的间隙达500纳米,而毛细血管壁的平均间隙为30~50纳米,因此纳米炭颗粒就被血管壁过滤掉,统统进入了淋巴管。 另外,身体内有一类具有吞噬作用的细胞——巨噬细胞,能将纳米炭颗粒带入局部淋巴结内,携带化疗药物的纳米炭分子停留在淋巴结内持续释放药物,而且纳米炭颗粒整齐划一的身材使得其携带的化疗药物相对稳定,扩散较为均匀。 晚期患者也可受益 现在对胃癌淋巴化疗的研究越来越多,根据胃癌淋巴化疗的给药途径,主要分为局部注射和腹腔注射,两者各有特点。 术前黏膜下注射纳米炭载体淋巴化疗能提高局部淋巴系统的药物浓度,既起到提高淋巴化疗的效果,又减轻了全身毒副反应。有研究报道局部注射MTX-CH不但可使肿瘤缩小、变性坏死,且能扩散至周围淋巴结,使转移淋巴结发生组织学改变。而腹腔注射纳米炭载体淋巴化疗则具有高选择性和低毒性的特点,也有报道证实,腹腔纳米炭淋巴化疗对胃癌晚期腹腔广泛转移的病人亦具有抗肿瘤的治疗作用,并能提高胃癌晚期大量腹水病人的生活质量。 有学者在4名胃癌晚期腹腔广泛转移的病人腹腔内注射了携带丝裂霉素C的纳米炭载体进行化疗,发现化疗后CEA、CA19-9、CA125、CA72-4等肿瘤指标明显下降,且腹水消失,恶心、呕吐等症状都有改善。 和任何一项新兴的技术手段一样,这种运载化疗药物进行治疗的“新车”,也在接受更多更严密的临床检验的考验,还有待于大量实际运用得出的结果数据来验证我们的设想。在选择淋巴管作为通道的同时,是否会不小心捎带上“不良分子”——肿瘤细胞?在腹腔内使用,是否会引起未知的并发症?虽然这些问题都尚未能解答完善,但是,相信不论是医生还是患者都愿意看见,我们在面对癌魔的时候能有多一种选择,好比交通高峰时除了公交、计程车之外尚有直升机给我们选择似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外科教授王天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