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真真 □
《第一次亲密接触》一书让许多读者记忆深刻,作者笔下患红斑狼疮的女主角更是让人扼腕叹息。小说风靡10年后,红斑狼疮已经不再是不治重症。在我国,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10年生存率已超过80%,20年生存率已达70% ,“轻舞飞扬”的悲剧即将成为历史。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在中国的发病率为77/10万。目前,我国患者的数量为全球之最。
在运用激素治疗前,狼疮的5年致死率几乎是百分之百。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课题组历时10年,完成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及诊断方法学研究,对提高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进一步提升狼疮患者生存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研究荣获2009年度高校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及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迈出关键一步:
狼疮脑病患者死亡率大幅下降
狼疮脑病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累及脑部的一种危重并发症,死亡率极高。该课题组在解释狼疮脑病的发病机制上取得突破性进展:阐明了抗神经元抗体与狼疮脑病相关,提高了这一危重症早期诊断的水平。国外著名风湿病学杂志《J Clin Rheum》发表专论,评价这项研究成果迈出了“解密狼疮脑病的关键一步”。
10多年来,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通过不断研究,在国内率先采用脊柱鞘内注射MTX(甲胺碟呤)和地塞米松治疗狼疮脑病取得了显著疗效。鞘内注射现已成为中国90%的医院治疗狼疮脑病的常规方法,有效率达到90%,狼疮脑病患者死亡率由30.4%下降到4.0%。
研究发病机制:
取得突破性进展
该课题组运用细胞生物技术,观察狼疮患者自身免疫系统的变化情况,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研究上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该课题组在国际上首次发现病情监测标记物CD4+CD25-Foxp3+特殊T细胞亚群,深化了对狼疮发病机制的认识;揭示了系统性红斑狼疮中CD154/CD40/NFKB和AP-1信号传递异常通路,这条通路可作为早期诊断狼疮的指标;在国内首创抗SSA/Ro抗原不同表位抗体的研究,提出了对自身免疫病发病机制研究的新思路。
国际SCI权威期刊3次发表专论,对该课题组的研究成果表示赞赏,并称其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突破性进展”。
自主开发试剂盒:
使检测费用大幅下降
该课题组系统建立、验证和优化了狼疮患者自身抗体的检测方法,自主开发出系列检测试剂盒产品。与国外进口试剂盒相比,课题组研发的国产试剂盒敏感度不相上下,价格却可大幅下降,降低了狼疮检测费用,使更多患者能方便、实惠地进行检查,有效提高了我国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早期诊断水平。
该课题组的“抗核抗体谱蛋白芯片检测试剂盒研发”项目已通过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注册批准。此项研究申报国家发明专利5项,其中3项已获授权。
随着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认识的不断提高,通过正规治疗,狼疮患者的生存期将得到更显著延长,生活质量也将得到持续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