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年近七旬的王老伯独自上一家浴室洗澡。从浴池起身后他突感一阵头晕目眩,摔倒在地。众人忙将他送往医院,经检查发现王老伯右腿骨折。据临床医学统计资料,约有10%的老年人在冬浴过程中会不同程度地出现头晕、目眩、心悸、胸闷、口渴、恶心、四肢无力、呼吸急促、眼前发黑等一系列症状,严重时会出现突然晕倒,造成摔伤;冠心病人还会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医学上将此类症状称为“冬浴综合征”(也称“浴晕症”)。
冬季天气寒冷,浴室往往门窗紧闭,这样室内温度高、湿度大、氧气少、空气污浊。而老年人体质一般较为虚弱,耐受力和应激性比较差,再加上在热水中浸泡,水温使老年人的毛细血管扩张,致使大量血液淤积在体表,循环、回心血量减少,心输出血量不足,造成血压下降,使脑组织发生一时性缺血、缺氧,出现“冬浴综合征”。
老年人预防“冬浴综合征”,关键在于平时要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和耐受力。同时建议,老年人洗澡的水温应控制在37~39℃。在进入浴室前应先做5~10分钟的适应活动,洗浴时浸泡时间一般15~20分钟为宜。老年人洗澡前不要饮酒,进餐不宜过饱,不宜过度疲劳或精神紧张,有饥饿感时不要入浴。若在洗澡时感觉有头晕、眼花、恶心等症状,应马上停浴,到空气流通的地方喝杯热茶或糖水,一般很快会恢复正常。年纪过大或有冠心病的老人,洗澡最好有人陪伴,以便出现意外时及时抢救。(宋黎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