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廖志林)由华西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青年专家赁可教授领衔,超声、麻醉、放射及手术室多学科协作开展的我国首例突破心脏禁区的经皮穿刺左心室入路的心脏瓣周漏封堵手术取得成功,患者已于近日康复出院。
43岁的郑女士3年前因风湿性心脏病,在当地医院接受了二尖瓣置换术;术后第二年,莫名的疲劳感、呼吸困难、胸痛、尿少等症状重新出现,经检查,郑女士出现了二尖瓣置换术后的瓣周漏。
赁可说,按照通常思路,郑女士需要再次接受手术,打开胸腔,对瓣周漏进行修补。如果有需要,还会把人工瓣膜取下,重新置换。手术风险很大,甚至会有生命危险。临床上出现二尖瓣置换术后瓣周漏并非罕见,发生率大约为20%。迫于手术风险或经济压力,有的患者会选择放弃再次手术治疗。
华西医院多学科团队通过对郑女士情况的充分研究讨论,决定进行创新手术。各学科专家在赁可领导下,共同协作,为患者实施了经皮穿刺左心室入路封堵二尖瓣瓣周漏手术。手术中,医生一改传统大切口的方法,仅在患者的胸部皮肤和心脏上打开一个直径不到0.5厘米的小“钥匙孔”,然后经皮穿刺从“手术禁区”左心室入路,将封堵器植入患者体内,完成了瓣周漏封堵。术后,患者症状改善明显,经11天观察治疗于近日出院。
赁可介绍,这种手术国外也有成功先例,但具体方式有区别,国外技术是通过多种方式联合引导,而该院是纯超声引导。就治疗费用而言,这种手术较传统手术开销少很多,具有很好的经济学意义。